“异-常”相对结构:《阅微草堂笔记》等清代志怪小说的叙事方式

2022-04-30 14:37: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异-常”相对结构:《阅微草堂笔记》等清代志怪小说的叙事方式》,欢迎阅读!
草堂,叙事,清代,相对,结构

“异-常”相对结构:《阅微草堂笔记》等清代志怪小说的叙

事方式



The "Difference-Common" Relative Structure:The Narrative Method of the Qing Dynasty’s Mysterious Novels



者:吴卉[1]

Wu Hui(不详)

作者机构:[1]石家庄铁道大学文法学,河北石家庄050043 物: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期:2019 5

要:“志怪”作为中国特有的小说文体,其叙事有独特的深层结构和方式。

其中,“异-常”相对结构,是历代志怪作者普遍选用的阐释方式。这种叙事表达,同时也体现出志怪小说与史书共生的特点。“异”和“常”分别代表不可知、不稳定的事物和人们一般的认知经验。怪异的发生,表明常态的人间秩序被打破。清代志怪作者强化了这一结构,常在故事中将二者对举,但他们叙事的目的是使“异”“常”达到一种平衡,以符合人们对于社会伦理道德的期待。叙述者一般通过“导异为常”和“化异为常”两种形式,对怪异之事进行解释,或者利用道术将其化解。《阅微草堂笔记》等清代志怪小说叙事方式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志怪叙述者所持有的共通的知识结构和社会伦理观。

码:162-168

词:“异-常”相对;叙事方式;《阅微草堂笔记》;清代志怪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544f041d2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c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