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黄庭坚的三峡情

2022-04-21 16:14: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论黄庭坚的三峡情》,欢迎阅读!
黄庭坚,三峡

浅论黄庭坚的三峡情

摘要:我们经常所提到巴蜀大地之上的长江三峡,具体指的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就是这三段峡谷的总称,也是它们的简称。它西起重庆市的奉节县,东至湖北省的宜昌市,全长200多公里。是世界著名的大峡谷之一,它以其独特自然景观而闻名于世,得到了世人的一致认可。在这里有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用他们的笔尖书写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留恋,他们用细腻的文字给我们展示出的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神圣大地。 关键词:风土民情;文学创作;互动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9-0000-01

对于三峡这片土地文化研究的著作在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很少很少,但是也就是在这有限的著作中我们还是不难发现关于巴蜀大地所具有的独特地域特色的文化概述。例如祝尚书的《宋代巴蜀文学通论》就给我们展现出的是一幅极其详尽的关于宋代各个时期地域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并且作出探索和思考,认为宋朝是巴蜀文学更加灿烂辉煌的时代[1]。同样杨世民也认为这些生活在三峡地域的文化名人的创作应该算是巴蜀文学的一个重要部分”[2]。当然,对于这样一个很独特的并且拥有自然和人文文化底蕴的秀美三峡,虽然没有让我们看到更多的具有探讨和研究价值的著作,但我们所能够看到的是在中国的文学史上三峡从不缺文人墨客对它的大加赞美之情,比如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郦道元的《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它就是在以一种大气磅礴的非凡气势给我们展示出三峡独特的优美画卷,使得我们好像身临其境一般,畅游于三峡江面,感叹这自然的鬼斧神工。这也许就是真正的三峡,是我们眼中真正的三峡,他总是给人一种壮美的感受。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黄庭坚,感受他与三峡之间的别样交集。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 江西修水人。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书法家,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并称为一祖三宗,并且与苏轼并称为

,而且他的在书法方面的造诣也是非常的高。可他的仕途之路还是比较艰辛的,公元1095年,黄因为为编撰《神宗实录》失实,也由于他和苏轼的关系而被贬为涪州别驾,他在蜀地前后一共呆了六年的时间,直到1100年宋徽宗登上皇位才离开巴蜀大地。

初到黔州的黄庭坚内心是害怕的,是惶恐的,以至于这一切影响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观念。很多时候他是不再言事,不再探讨一些政治事务,开始变得谨慎小心,因为他深知直言的后果是多么的可怕,带给他的有可能会是灭顶之灾。虽然说黄庭坚在政治上的失意和遭受的打击非常之大,但他还是坚持着自己的底线,坚持着自己做人的原则,没有同流合污,没有改变自己刚正不阿的节操,他是在享受世界给予的一切美好东西。在当时恶劣的不管是政治环境还是自然环境下他始终用自己固有的道德充实着自己不断的向前,因此我们能看到黄庭坚不屈的人格精神,他的这种超乎意识的坚韧使他在历经磨难之后而得到的一种本质升华,可见他的精神世界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是我们一般人所不能及的。 在黔州戎州的几年间在黄庭坚的诗中有很多关于当地的地理,物产以及风俗情况的描写,例如他的《竹枝词二首》、《谪居黔南十首》等诗歌都充分的描写巴蜀地域的俊美山色以及古朴,简约,淳朴的自然风土人情。他还对夔州的民间歌谣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他学习并创作具有巴渝民歌文化色彩的竹枝词,以及他


对流行与长江三峡地带牧护歌产生过极大的兴趣,并且在黄庭坚极大的关注之下牧护歌才得以受到重视和研究,这也是黄庭坚为三峡文化做出的又一贡献,为三峡地区民俗民歌和风土人情的研究提供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参考资料,而且对于黄诗中诸多的地名、特产、风俗等的描述也都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在这六年的时间中黄庭坚也在慢慢地适应着这个过程,他结交天下文人名士,游览名胜古迹,例如,黄庭坚在出峡时,在合江泛舟游安乐山,同游的人有:合江令尹白宗俞原道。索继万希一,文辉德夫。”[3]。他在畅游山水之际也会吟歌赋诗,并且与之交游的人都会得到来自黄庭坚赠予的诗歌。他在诗文中也记录了大量的他和一些文人墨客之间生动的交游场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黄庭坚被贬落后偏僻的黔州之后,在当地他还是很受欢迎,并没有被人冷落,几乎所有的人都表现出的是对他一种友善的态度。自己的一些亲戚以及一些官员都对黄庭坚是照顾有加。在这些人的眼中,黄庭坚不是有罪的政治人,而是名符其实的文化人,是他们的朋友,更是他们的老师,所以此时的黄庭坚在这种有好的环境氛围中平复着自己内心的创伤。这一切都体现出的是三峡人独特的气质和地域文化独特的魅力精神。

黄庭坚对于巴蜀大地的影响也是广泛的,他把自己在此地所做的诗文赠予了当地名流,把自己独特的创作理念传播给了三峡文士,他教导本地区的文学士子以俗为雅以故为新做到百战百胜[4]。蜀人范祖禹的儿子范温曾跟随黄庭坚学习写诗。《紫薇诗话》中这样写道:表叔范元实既从山谷学诗,要字字有来处。”[5]。这些人传承着黄庭坚的诗歌,推动着三峡地区诗歌文学的发展,其影响颇深。他受政治的原因来到巴渝地区,他的诗学文化受政治和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影响很大,同时他也把自己的文学观念和理论洒向了巴蜀大地的各个角落,使得宋文学史上三峡文化的比重更加加重,使得更多的人来重视三峡文化,使世人因黄庭坚的到来而对三峡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三峡与黄庭坚,黄庭坚与三峡,正是这种双向的互动,使得我们对这片土地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和了解,也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巴蜀大地不一样的风情,我们中华文化史上也正因为有了这些相互的融合而更加显得璀璨耀眼,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我们中华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我们更加的去包容,更加的去创新,我们将会是世界文化史上最灿烂的一颗明星!

参考文献:

[1]祝尚书《宋代巴蜀文学通论》,巴蜀书社2005年版,第535. [2]杨世民《巴蜀文学史》,巴蜀书社2003年版,第16.

[3]《山谷别卷》卷一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13册,《游泸州合江县安乐山行记》,第652页下.

[4]《黄庭坚诗集》卷一二《再次韵》序,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441. [5] 吕本中《紫薇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6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57f24c315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7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