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失忠则凶

2022-04-22 10:38: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失忠则凶 》,欢迎阅读!
人失忠则凶

人失忠则凶

作者:艾

来源:《求知》 2019年第7



“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故良将守之,志立而扬名。”——(三国·蜀汉)诸葛亮《兵要》

【释义】人有忠诚的品德,就好比鱼有了水。鱼离开了水就会死,人失去忠诚的品德就很危险。所以好的将领都注意保护它,使部卒的志向得以实现,名声广为传扬。

【作者简介】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写作背景】《兵要》是诸葛亮从军事实践中总结出的“以法治军”所必须遵循的要领,共十则。这十则兵要,从军事纪律、良将品德、用人选贤、将领作风、捕捉战机、打击歪风、杜绝朋党、战术教练、驻防移防、军规军容方面进行了论述,是研究诸葛亮军事思想的重要资料。

【现实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诚是重要的道德规范和官德评判标准之一。古人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并称为“八德”,“忠”居首位,是“天下之纪纲”“义理之所归”。没有忠诚,人与人之间就不会产生爱与友谊;没有忠诚,家庭成员之间就不会产生亲情与责任;没有忠诚,政党之间就不会合作,民族之间就不会达成融和。

“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今天的领导干部大多成长于和平年代,没有经历过战火洗礼。在和平年代,并不存在你死我活的战争,也不存在血雨腥风的争斗,忠诚品德似乎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但事实上,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其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战争年代。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领导干部是否言行一致,是否坚决拥护支持党的各项政策决策,做到令行禁止,都是在接受忠诚的考验。

“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对党忠诚是新时代领导干部保持政治品格的根本。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来源于党员和干部的忠诚,党员干部的定力与能力源于对党忠诚的品格。党员干部失去了忠诚的品格,党就会有灭亡的危险,党员干部在斗争中经受不住考验,也面临走向堕落和毁灭的风险。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反腐大潮中落马的官员,大都是从“小德”不检点走向“公德”失衡,进而做了政治上的糊涂人,“大德”不明,就会丧失政治忠诚,最终沦为阶下囚。

作者单位:北京行政学院

责任编辑:朱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58ca2ea35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4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