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法和演绎法在高三政治复习课中的应用

2023-01-31 16:22: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归纳法和演绎法在高三政治复习课中的应用》,欢迎阅读!
归纳法,演绎法,高三,复习,政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归纳法和演绎法在高三政治复习课中的应用

作者:查超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6年第02

【摘要】本文从高三政治科新高考及复习课的特点出发,对高三政治学科的教学方法提出的新要求做了深刻思考,从学科知识的特点入手去分析,根据学科的特点和教学的实际需要采用归纳法或演绎法,这对高三特殊的学习方式——复习而言,的确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归纳法 演绎法 高三政治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66-02 一、归纳法和演绎法的科学内涵

所谓归纳法 就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方法它往往是从各个不同的生动具体事实中归纳出一个共同结论。”[1]归纳法从特殊到一般,优点是能体现众多事物的根本规律,且能体现事物的共性。缺点是容易犯不完全归纳的毛病。演绎法与归纳法恰恰相反,它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即先讲一般原理是什么,然后用这个原理去考查各自不同的具体事物,从而推演出某个具体事物的结论。”[2]演绎法是从一般到特殊,优点是由定义根本规律等出发一步步递推,逻辑严密结论可靠,且能体现事物的特性。缺点是缩小了范围,使根本规律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展现。一句话:归纳就是由个别的总结出一个一般规律出来。演绎法相反,由一个概括性的说法推演到具体去。 演绎法归纳法各有优势和劣势。如何回避缺点,发挥优点,这就要看使用的时机是否得当。

二、高三政治新高考的要求及教学特点客观上需要归纳和演绎

高三政治高考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高,要求学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高三复习课知识容量大从书本知识来说涉及四个必修模块和一个选修模块的内容,高考政治考纲所列的考点共有167个,其中经济57个,哲学66个,政治学44"这些考点内在关联,而教材并没有直接反映出其相互联系的整体结构"如果老师在复习中只是简单地重复解释知识点,学生就会感觉知识零乱,这不仅影响其对知识的记忆,而且会导致学生在做题时很难快速提取相关知识为此,在基础知识复习环节,老师应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脉络,把同类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知识体系或网络,教会学生在答题时如何搜索筛选知识,并运用相关知识多角度或深层次地分析问题。”[3]近来年高考注重对主干知识和基础知识的考察,在高三复习课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加强知识的整合,构建知识网络,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把厚书变薄,找到知识前后的纵横联系。帮助学生将书本线索理清楚,只有清晰明了的知识体系和线索,才能在考试中为调动和运用知识作出必要的准备。另一方面政治是一门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学科,高考试题必然会反映国家意志。 当年国内外重大时政的热点与焦点问题是政治高考理论联系实际的重点。 在复习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程中,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一年来发生的重大时政,并且让他们能够将时事政治与相关理论挂钩。例如,看似是我们生活中的小事,但却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热点问题,教师应找出热点的背景材料,让学生不仅要抓住热点与知识点的显性联系,还要发掘热点与知识点的隐性联系,从多角度把握命题的切入点。”[4]正因为高考重视对社会热点的考查,突出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考核,所以高考复习中加强热点专题复习,多角度、多层次发散知识复习,提高解题能力。

三、高三政治复习中如何恰当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

在政治复习课堂中复习和知识整理阶段可采用归纳法,寻找各知识点间的关系,归纳描述方法。归纳法主要是重联系,建网络。在复习时也可以由点到面,采用演绎法,从宏观到微观从框架到具体。演绎法主要是突重点,破难点。

教师首先用归纳法把引导学生某一节教材的知识体系梳理清楚,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对《政治生活》的复习,我们归纳出政治参与的主体有公民、政府、中国共产党、人大代表、人民政协等。然后在也可以用演绎法从宏观上概述、推演知识;在此基础之上,对具体的、微观的知识内容进行分析。就公民而言,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分析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进一步展开,而且再进一步结合当年的时政热点,引导学生联系有关的热点材料。也就是说,在传授具体知识之前,先用归纳法学生建构一个宏观的知识框架,在这个知识框架之下,再讲授具体的、微观的知识内容。这样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由抽象到具体的教学过程,就是演绎法。采用演绎法的好处:对于学生来说便于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知识。对于教师来说能锻炼教师驾驭和处理教材的能力。使用演绎法最重要点——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对教材处理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在进行热点专题复习时,我们可以采用归纳法,从具体材料引申出基本观点。这符合学生的思维变化规律。而在复习基础知识时,用归纳法先建立知识网络,宜先把相关知识进行串联,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再去分析具体问题。在进行典型试题讲解时,把归纳法和演绎法结合起来。政治学科的一大特色,就是综合运用经济、政治、哲学和文化知识,对典型材料进行多角度思考,这也是在专题复习时最重要、最常用的方法。引导学生这样做,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开放性,也会增强学习的趣味性。通过体验高考,适应、提炼、积累审题、答题的基本规范和方法。特别强调答题要有效利用三个点:即教材知识点、材料信息点和时政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创新理念);要努力实现三化,即答案要点化、层次化、专业化(准确运用政治术语)。答题要形成良好的学科思维品质:如辩证地看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有理有据、理据有效对应、事理交融)等。用归纳法做的题目要从具体情境材料和生活材料中概括出基本观点,从特殊到普遍,做到理从据出,有理有据、理据有效对应、事理交融。用演绎法做的题目,要运用所学知识、观点分析具体的情景材料,做到有理有据、理据有效对应、事理交融。出示相应的书面练习题,当堂训练按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顺序进行。全班评判并纠正,教师总结解题规律。可见在解题训练方法上要求要归纳和演绎并用。凡结合材料要求概括出观点的则用归纳法;以2013年课标Ⅱ政治38题(1)问为例,(1)结合材料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城镇化对R镇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该题要求从材料中得出结论,宜采用归纳法解决。但是如果设问是观点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或要求得出启示、分析原因的则用演绎法。以2014课标Ⅰ政治38题的(2)问为例,(2)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放宽市场准入规则是如何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使消费者受益的。该设问要求从材料中得到启示,提出建议,宜采用演绎法。经济学主观题设问,很多涉及针对问题提出建议措施 也加入了谈原因结果(影响),这就要求我们依然把握《经济生活》模块的特征,在教学时将归纳法和演绎法结合起来,围绕问题——对策这条主线进行主观题的复习备考。 四、通过归纳法和演绎法在政治复习课中应用的意义

高考题非常灵活,应对活题,只有加强基础,练好基本功,以不变应万变"这里说的基本功,不仅指学生能够记住哪些知识点,还包括学生对知识的共性有所认识,对规律有所把握只有共性的东西,才能还原到特殊性之中通过归纳法和演绎法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培高考能力的要求。通过归纳法夯实学生基础,提高学生调动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通过演绎法提高学生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2]《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2.2《归纳法和演绎法在初三思想政治中的应用》肖培笔P95

[3]《广西教育2012.3《政治:梳理知识网络有效应对高考》陈小妤P9 [4]《学周刊》2012.12《对高考政治复习策略的研究》周博P164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5964f17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3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