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在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有趣的美称

2022-07-05 20:00: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月球在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有趣的美称》,欢迎阅读!
美称,月球,文中,有趣,许多

月球在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有趣的美称:

玉兔(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辛弃疾) 夜光(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屈原) 素娥(素娥即月亮之别称——《幼学琼林》 冰轮(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陆游)

玉轮(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李贺) 玉蟾(凉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方干)

桂魄(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 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贾岛) 顾菟(阳鸟未出谷,顾菟半藏身——李白) 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自古以来,有关中秋节的对联不少,其中大多在中秋月上做文章。

中天一轮满,秋野万里香。

这是“鹤顶格”对联,即藏头联,虽不现“月”字,但“一轮满”已点出月满时的景观。大家熟悉的对联还有:

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 几处笙歌留朗月,万家萧管乐中秋。 地得清秋一半好,窗含明月十分圆。 这三副对子皆写得清新可读。 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

这是明末清初文学家金圣叹作的对联。相传,金圣叹到金山寺闲游,寺宇长老出对子难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叹一时对不上,不欢而去。后来,他因哭庙案被杀,临刑时,正是中秋佳节,他猛然想起长老的出句,对出了下联。历史上称为“生题死对”。

与此联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一群书生,在中秋节欢聚一堂,饮酒赏月,其中一个秀才出上句,让大家对下联。结果无


人对上。到了除夕夜,这群书生又相聚饮酒守岁,还是那位秀才对出了下联。中秋夜出句,除夕夜成对,被称作“中秋出句年尾对”。

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 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

过去,一夜分为五更,两小时一更;古称秋季三个月为“三秋”,即初秋七月(孟秋),中秋八月(仲秋),晚秋九月(季秋)。这一联是明代大学士杨廷和(14591529)父子的杰作。相传杨廷和8岁那年,有一次,他父亲与客人对饮到深夜,出上句让客人对,可是无人对出,在一旁的小廷和随即应对,语惊四座。

冬至冬冬至,每冬先寒节而至。

月明月月明,按月以圆时愈明。

清代徐稚小的时候,老师出上句,他对出下句。“月明”指每月十五,有时也用来指“中秋”与“冬至”相对。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 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地月缺”指人不团圆。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有一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有人以为是绝对,后来曼卿对“月如无恨月常圆”,可谓天衣无缝。

厦门虎溪岩是赏月胜地,“虎溪夜月”是厦门名景,对曰: 虎踞迎风爽,溪流印月清。此联也属“鹤顶格”。

东林寺也有一对联: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星。意境甚为辽阔高远。 赏月佳处杭州西湖,平湖秋月处有一对联:

静观万物,欲平天下有如湖。

佳景四时,最好秋光何况月。

重庆巫峡瑶上有一副妙联: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此联运用叠字手法写出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与巫山秀色为内容的下联相对,堪称工整自然,珠联璧合。


上海豫园得月楼联: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联中阐明尺有所短,寸有所的道理,通过对联的欣赏示人以哲理。

台湾阿里山古月亭联:满地花阴风弄影;一亭山色月窥人。全联对仗既工且含无穷韵味。两字用得恰到好处,最能传神。

杭州西湖水月亭联:水凭冷暖,溪间休寻何处来源,咏曲驻斜晖,湖边风景随人可;月自圆缺,亭畔莫问当年初照,举杯邀今夕,天上嫦娥认我不?此联典雅明丽,富于想象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5c6a2a10029bd64783e2c1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