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凉州郊外游望翻译赏析

2022-07-23 00:10: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凉州郊外游望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凉州,古诗,郊外,赏析,翻译

古诗凉州郊外游望翻译赏析

《凉州郊外游望》作者为唐朝诗人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老才三户,边村少四邻。 婆娑依里社,箫鼓赛田神。 洒酒浇刍狗,焚香拜木人。 女巫纷屡舞,罗袜自生尘。 【前言】 《凉州郊外游望》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载于《全唐诗》第126卷。此诗描写诗人在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乡村武威莲花山游览时所见闻的田家赛神活动的场面,恰似一幅乡村风俗画,展示出一千多年前中国边塞农村的人文景观,具有浓厚的民俗文化情调。 【注释】 ⑴游望:放眼观望。唐杨炯《送李庶子致仕还洛》诗:“原野烟氛匝,关河游望赊。 ⑵野老:村野老人。南朝梁丘迟《旦发渔浦潭》诗:“村童忽相聚,野老时一望。”三户:极言人数之少。《史记·项羽本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⑶边村:边地村庄。 ⑷婆娑:盘旋而舞貌。《诗经·陈风·东门之枌》“子仲之子,婆娑其下。”毛传:“婆娑,舞也。”里社:古代里中祭祀土地神的处所。《史记·封禅书》“民里社,各自财以祠。 ⑸箫鼓:箫与鼓。泛指乐奏。南朝梁江淹《别赋》“琴羽张兮箫鼓陈,燕赵歌兮伤美人。”赛:向神祈福而后用祭祀来报答。农神。《周礼·地官·大司徒》“设其社稷之壝而树之田主”汉郑玄注:“田主,田神。后土、田正之所依也。 洒酒:把酒浇洒在地上,表示祭奠。唐李翱《祭硖州李使君文》“临君之丧,洒酒以决。”刍狗: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老子》“天

1


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⑺焚香:烧香。唐杜甫《冬到金华山观》诗:“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木人:木制的神像。《战国策·燕策二》“宋王无道,为木人以写寡人,射其面。寡人地绝兵远,不能攻也。 ⑻女巫:古代以歌舞迎神、掌占卜祈祷的女官。《周礼·春官·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旱暵则舞雩;若王后吊,则与祝前;凡邦之大灾,歌哭而请。”接连多次歌舞。亦谓歌舞无度。《诗经·小雅·宾之初筵》“舍其坐迁,屡舞仙仙。 ⑼罗袜:丝罗制的袜。汉张衡《南都赋》“脩袖缭绕而满庭,罗袜蹑蹀而容与。”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翻译】 郊野的农家不多几户,边地的庄子很少四邻。依傍着社树婆娑起舞,吹箫击鼓比赛祭田神。洒酒浇在草扎的狗上,燃起香拜向木偶神人。女巫们屡次纷然起舞,罗袜轻扬雾似的芳尘。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凉州,即今天的甘肃省武威市乡村游览时所见闻的田家赛神活动场面的描写。一个没有几户人家的村庄却举行了一场热闹的赛田神的活动,其仪式伴有音乐和舞蹈。狗”“木人”“女巫”等的出现,使赛神活动更加热闹。 历代诗评家对此诗很少有点评,但当今的文史研究人员从民间习俗和塞外风光等不同的角度,却不时地提起这篇作品。如张应赋说此诗细腻地把奇特的异域情调描绘得如一幅乡村风俗画,显示了诗人居留边塞期间对民情风俗的深入体察与了解。王志清则把此诗归入“塞上风光类”日本学者入谷仙介注意到了作者的心情“既无悲哀,也无欢乐,看看赛神,或可打发荒凉之地无聊的时光”。另外,入谷仙介在之后的文



2


章中将其与《鱼山神女祠歌》对比说“《鱼山神女祠歌》中充满了对神秘现象莫大的关心,而此诗没有” 此诗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诗歌生动地描写了乡民祭祀的场面,其中提到了“洒酒浇刍狗”的场景,即用酒浇在草扎的狗上来进行祭祀,为历史民俗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它也具有艺术价值,诗中对祭神求福场面的描写,对凉州的赛神巫风的描写非常生动,结句化用三国曹植的《洛神赋》中的“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表现出女巫婆娑起舞的可爱姿态。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5cd649c06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d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