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百首】赠从弟赏析_刘桢的诗

2022-10-06 22:12: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三百首】赠从弟赏析_刘桢的诗》,欢迎阅读!
百首,古诗,赏析,刘桢的

【古诗三百首】赠从弟赏析_刘桢的诗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多盛,松枝多茂盛!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你不觉得冷吗?松柏有自然! 注释

① 婷婷:高耸的外表。 ②瑟瑟:寒风声。 ③ 我问他:怎么做 ④惨凄:凛冽、严酷。

⑤ 第二句“你不感冒吗?松柏有天性”意思是松柏没有被寒冷侵袭?(但它们仍然像以前一样是绿色的)。这是由它们的性质决定的。

本文选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三。刘桢(186--217),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以五言诗著称。有《赠从弟》诗三首,都用比兴的修辞手法。这是第二首。作者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兄弟,表弟。整首诗风格朴素。 译文

高山上高大的松树顶着山谷里呼啸的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 让它寒冷凄凉吧,松树的腰终年挺直。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欣赏

刘桢的诗刚劲挺拔,卓荦不凡。曹丕称“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赠从弟》共三首,为其代表作,尤以第二首著称于世。

《弟弟的礼物》(II)似乎在吟唱,但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的意愿。凭借青松的力量,人们可以清楚地表达自己对它的决心。整首诗自上而下,自上而下,寓意高尚,刚强典雅。


起首二句,即以松的高洁之态动人情思,凤风的肃杀之声逼人警觉。用“亭亭”标示松的傲岸姿态,用“瑟瑟”摹拟刺骨的风声。绘影绘声,筒洁生动。又以“谷中”映衬“山上”,更突出了位居全诗中心的青松的傲骨。

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第三句和第四句则加强了抒情气氛。此外,看似不相干的松树和风之间的冲突破裂了,这让听者大吃一惊,也让观众大开眼界。两个“一和”强调诗人的强烈情感,一个“生”和一个“金”表现出强烈的冲突和诗人的情感倾向。第三句接第二句,第四句与第一句相呼应。构图紧凑有序。

五六两句,由风势猛烈而发展到酷寒的冰霜,由松枝的刚劲而拓宽为一年四季常端正,越发显出环境的严酷和青松岁寒不凋的特性。诗的意境格外高远,格调更显得悲壮崇高。松树和环境的对比也更分明,而松树品性的价值也更加突现出来。

最后两个句子改变了句型,并以一个有力的问题和答案结束。从外到内,从表面到深处,诗人从“亭”和“立”的外观,到松树的内在本质,来观察读者的眼睛,从而表明松树之所以不怕风寒,是因为它坚韧不拔的完整性。

全诗以松树为中心,写得集中紧凑。反复咏歌,却不平板单调。用词朴素无华,风骨雄健,气势有力。不重在工笔细描,而以层层深入事物的内核见长。

这首诗叫做“给你弟弟”,但没有单词和兄弟情谊。我们读过它,但我们觉得我们有着深厚的友谊,可以与诗人心连心。这是因为诗人用象征手法用松树来象征他的兴趣、情感和希望。自然事物本来是自生自灭的,与人无关。然而,一旦诗人用深情的目光注入山水、树木、风、霜、闪电,与自然界中一些与人类有关的特征相碰撞,人类的火花就会迸发出来。在刘震之前,屈原的橙色颂歌在刘震之后,这种象征的使用更为普遍,并形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特征之一。

刘桢如果直接抒写内心情感,很易直露,便借松树的高洁来暗示情怀,以此自勉,也借以勉励从弟。全诗关于兄弟情谊虽“不着一字”,但味外之旨却更耐人品尝。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5e6911680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3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