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名和字

2022-11-21 08:14: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人的名和字》,欢迎阅读!
古人

古人的名和字

直至清末為止,人們有名有字,是中國古代姓名文化的一部分,制度十分嚴格。《儀禮‧喪服》:“子生三月,父名之。”(語譯:兒子生下來三個月,父親就給他取名。)《禮記‧檀弓上》:“幼名,冠字。”(語譯:小時候取名,結髮加冠(意即成年)後取字同書《郊特牲》又說“冠而字之敬其名也(語譯:加冠時取字,是讓名得到尊敬。)這是中國人幾千年來命名取字的主要規定。

在古代社會中,只有長輩對晚輩、尊者對卑者可以直呼人名,這樣,名被賦予卑的地位;至於平輩之間,或晚輩對長輩,則以字稱呼,於是字享有較尊的地位。平時,一個人在人前自稱,通常以稱名表示謙虛。這是當時名、字在封建制度下分別尊卑的社會功能。可以說,字是古代成人在交際上表示禮貌時使用的,所以《禮記‧冠義》說:“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

不過,在社會群體中,如果人人都有名有字,就不容易一一對應地記住每個人的名和字。為了方便記憶,古人在命名取字的時候,名、字之間都選擇意義上有密切關係的字眼。例如孔子的學生中,宰予,字子我,“予、我”同義;司馬耕,字子牛,“耕、牛”相關;孔子的兒子名鯉,字伯魚,“鯉”是“魚”的屬類;孟子名軻,字子輿(一說字子車),“軻、輿、車”都和馬車有關;三國時諸葛亮,字孔明,“亮”就是“明”的意思。這些都是古人名、字意義相關的典型例子。把握住這些原則,要記住古人的名、字便容易得多。

名、字除了需要方便記憶之外,也要讓人容易分辨哪個是名,哪個是字;在這樣的要求下,古人往往名用一字,字用二字,以示區別。例如上述“予、耕、鯉、軻、亮”都是一字,“子我、子牛、伯魚、子輿(子車)、孔明”都是二字,一看就知道何者是名,何者是字。

從上面的例子也看到古人往往在字之前冠以“子孔”等字眼“子”是男子的專用字,“伯”就是“伯、仲、叔、季”排行中的第一個,是家中的長子長女,“孔”是個程度副詞,屬於虛字。這些字在人名上都有特定的位置、用法而不含具體意義,不會影響人們對名字的理解。如果大家都以這種方式命名取字,就大大方便於記憶和識別。《白虎通義‧姓名》說:“聞名即知其字,聞字即知其名。”就是指古代名、字這種便於記憶和易於識別的特點。王引之


1766~1834)《春秋名字解詁》一書,根據這個道理,收集了先秦將近四百組古人名、字來尋繹其中的意義關係,開啟了詁訓學的新途徑。該書《自敘》說:“蓋名之與字義相比附”清晰地總結出古人名字之間的意義關係所謂“義相比附”,是說古人名、字之間,具有意義上的配對關係。

可見,古人有名有字,是因應古代社會嚴分尊卑的實際需要而產生,並非無中生有。辛亥革命(1911)之後,封建制度被推翻,階級社會不復存在,中國人再無需有名有字了;今天,我們就把這兩樣東西結合起來,稱為“名字”,保留了古代人名制度的一道特殊痕跡。

曾志雄 12/12/06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63996bd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5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