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竹林识竹文化之意趣的阅读及答案

2024-04-07 00:56: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走进竹林识竹文化之意趣的阅读及答案》,欢迎阅读!
竹林,意趣,走进,答案,文化

走进竹林识竹文化之意趣的阅读及答案

走进竹林识竹文化之意趣的阅读及答案

①自古以来,竹就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其虚怀若谷、淡泊宁静、刚劲挺拔、洁身自好的品质,更倍受推崇。与 一起被誉为岁寒三友,与梅、兰、菊被称为四君子。竹的形态十分特殊,地下茎有芽,地上茎是为杆。杆茎木质化,节间中空。按观赏性,可以将其分为观杆竹和观叶竹。早在三千多年前,国人就有把竹作为栽培的珍品,美化院宅和环境。

②周代,在园林艺术刚呈雏形的时候,竹就被用于造园活动;秦代《拾遗记》里这样记载始皇起虚明台,穷四方之珍,得云岗素竹。汉代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贤爱竹、敬竹、崇竹、尚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到唐代诗人白居易则是居必竹、园必竹,在庐山草堂前仰观山,俯听泉,旁竹树云石,在竹乡悠然自得。太和三年更是在洛阳置地建园,以竹、水取胜,植竹千竿、置石竹间,上有青青竹,竹间多白石。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梳篙护竹,莫碍观梅。秋菊甚餐,春兰可佩。更是生动的描述了梅兰竹菊四君子的园林意境。到明清时期,世人用竹来造景更是达到鼎盛,尤其是江南园林几乎是无竹不成园,竹景成了江南园林艺术的代表,充分体现了雅的风格。南京随园、苏州拙政园、无锡寄畅园、上海豫园以及广州的清辉园等都是以竹造景的典范,充分展示了竹的娟秀挺拔、意态潇洒。

③竹,以雅致、悠闲的仪态;挺拔、不屈的意境,给世人心旷神怡的享受。在A栽竹,其清秀景色使环境更为幽雅;B配小竹数枝,有倩影摇曳,清韵清丽的.生境,虽身不出户,心已享自然的感觉;C竹林竹影,倒影水中,上下二重天,更成一片景!

1.结合上下文,在第①段划横线处分别填上恰当的词语。(各一字)(2分)

2.阅读全文,用原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3.请将下列短语分别填入第③段加横线的ABC处,使语句更连贯。(3分)


山水湖畔 宅院 居室书房

4.第①段介绍竹 虚怀若谷的品质,是与竹的哪一种形态相照应的?(请在原文中找出相关语句)(2分)

5.文章第②段按照什么顺序组织材料?请找出其中的23个关键词语加以说明。(2分)

6、第②引用许多与竹有关的诗词名句,请你从学过的古诗文中再举一句并注明作者。(2分)

参考答案:

1、(2分)松、梅(顺序可调换)。

2、(2分)自古以来,竹就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 3、(3分)宅院、居室书房、山水湖畔。 4、(2分)节间中空。

5、(2分)时间顺序,周代、秦代、汉代、唐代、南宋、明清时期任选23个词语即可。

6、(2分)从学过的古诗文中任举一句,与竹有关,书写正确即可。示例:(1)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3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柳宗元《小石潭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64d6e4655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8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