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议(澳门)的论文格式要求

2023-04-06 00:24: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国际会议(澳门)的论文格式要求》,欢迎阅读!
澳门,国际会议,要求,格式,论文

第十四届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体例

一、文档:请提供使用 Word 编辑的电子文件。

二、篇幅:论文无论使用中文或英文篇幅不设限制。页面周边空白处均为一英寸(即2.54米),内容提要中文150个汉字以内,英文提要80个单词以内,作者简介50个汉字以内。 三、各项内容顺序:论文标题、(国家或地区)作者姓名、单位、内容提要、关键词、英文标题、英文姓名及单位、英文内容提要、英文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作者简介。(注:英文论文则英文标题等在前,中文标题等在后。)

四、字体和字号:论文题目用小二号(18 pts)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 18;作者、单位、内容提要及关键词用五号(10.5 pts)仿宋字体,“内容提要”和“关键词”几个字加粗,英文Times New Roman

中文正文用五号(10.5 pts)宋体,英文正文用 Times New Roman 10.5 pts; 一级标题用小四号(12 pts)仿宋体,英文用 Times New Roman 12 pts; 二级标题用五号(10.5 pts)黑体,英文用 Arial 10.5 pts; 三级标题用五号(10.5 pts)楷体,英文用 Calibri 10.5 pts;

注释和参考文献用小五号(9 pts)宋体; 英文用Times New Roman 9 pts; 作者简介用小五号(9 pts)仿宋体, 英文用 New Courier 9 pts

五、标题编号:正文中所有的标题均需独占一行,任何级次的标题均需列出具体的标题题目。序号使用格式为:

一级标题用汉字“一、二、……”,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 二级标题用“(一)(二)(三)……”,前空两汉字格; 三级标题用“123、……”,前空两汉字格。

六、例句和图表:独立列出的例句用五号楷体,编号采用(1)(2)(3)的形式,全文所有例句连续编号。

文中如有图表,请给图和表分别编号,即:图1、图2、……;表1、表2……。编号及图表名称置于图表上方。全文图表连续编号。图表内的汉字用小五号宋体,图表名用小五号仿宋体。复杂的图表请用绘图仪器绘制清晰或用高精度打印机打印,以便直接扫描制版。 七、国际音标:写在直方括号内,声调一律用数码标在右上角,如:[tan]

八、注释:一律采用页内脚注的形式,脚注的序号使用①②③……的格式,每页重新编号。 九、参考文献

行文中文献引用采用下列格式:张冰(1987)。括注采用下列格式:(张冰,1987)。多个文献之间用顿号隔开,如:(Smith 19831991)。多个作者之间用分号隔开,如(张冰,1987;刘凯文,2001)。引自专著的观点应注明页码,如:刘凯文(198295-97)。 正文所引文献必须在文末全部列出,文末所列参考文献均须在正文中明确提及。中文参考文献在前,外文参考文献在后。中文参考文献按作者姓氏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外文参考文献按作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每条文献必须顶格写,换行时空两格。

外文论文用正体且首单词的首字母大写,外文书名和期刊名用斜体且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均大写。年分请引首次发表时间,转载请注明。各类文献请依照下列格式:

中文著作: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选读》。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中文期刊论文: 赵金铭。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校准试说。《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2)

中文论文集: 朱永生、姚道中。《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分公司,1996

51


中文论文集论文: 孟国、车俊英。关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时间配制的调查//朱永生、姚道中。《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分公司,1996

文学位论文: 马思颖。论非目的语环境中的汉语获得和汉语教学。天津师范大XX学院,2010

中文会议论文: 罗青松。试论中级汉语教学中的形成性测评.第二届中青年学者汉语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北京大学,2008

外文著作: Graddol, D. & J. Swannn. Gender Voice. Oxford: Blackwell1989.

外文期刊论文: Smith, C. A Theory of Aspectual Choice. Language198359(3): 479-501.

外文论文集: Hopper, P.(ed.). Tense and Aspect: Between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Company1984.

外文论文集论文: Langacker, R. W. Remarks on English Aspect.// Hopper (ed.), Tense and Aspect: Between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Company,1982:265-304.

文学位论文: Yang, Suying. The Aspectual System of Chinese.Unpublished Ph.D. Thesis at University of Victoria, 1995.

文会议论文: Jochens, J. Gender Equality in Law: The Case of Medieval Iceland.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6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Center for Medieval and Early Renaissance Studies. Binghamton, NY, 199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671d272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b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