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城市建筑景观风格特征

2023-05-28 12:29: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沈阳城市建筑景观风格特征》,欢迎阅读!
沈阳,景观,特征,风格,建筑



沈阳城市建筑景观风格特征

摘要:城市建筑景观能够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人们的经济价值、精神价值、理价值与美学价值。本文介绍了沈阳这座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不同文化和经济影响下形成的建筑景观以不同的方式留存至今,体现在城市建筑景观的发展更新过程之中。不仅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建筑文化特点,同时还反映出北方寒冷地区的气候特点。



关键字:城市建筑景观 文化 地域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制定的《雅典宪章》里提出居住、工作、游息、交通为城市的四大功能,无一不与建筑、街道、广场息息相关。由此可见建筑造型和景观环境对于城市的重要性。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的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也不断加快,在21世纪的城市建设中,造型现代,外观优美的建筑和景观应运而生。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创造过程,任何一座城市在营造自己的文化环境时,都需要在原有城市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使城市形象更具特色,特点突出。建筑是城市的主体,建筑除了满足其功能外,还应符合客观的美学法则,即形式美法则。人类对美的追求也是社会进步的象征,造型的美可以对人们提高生活质量,培养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素质,每一个建筑都会影响其城市景观的细部,并可能影响到城市的整体形象。建筑景观是一个城市整体面貌的代表,体现了该城市自身的技术经济条件,浓缩了城市的文化特色和环境质量。



沈阳是我国东北地区中心城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其建筑景观不仅反映出不同时期的建筑文化特点,还反映出北方寒冷地区的气候特点。



1.文化影响下的建筑景观风格

城市的建筑景观是城市的信息源,它贮存了城市的风格。而风格的形成靠城市的历史与文化的积淀,文化积淀是形成沈阳建筑景观特征的重要原因。沈阳市的建筑景观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和受不同社会文化影响下形成的。



在明王朝灭亡、清政府迁都北京之前的这段时间里沈阳一直是清朝的都城。沈阳故宫是典型的中国古典宫殿式建筑景观,沈阳故宫却有着浓郁多姿的满族民族风格和中国东北地方特色。近代沈阳受到殖民者的侵略,沈阳沦为沙俄、日本人的铁路附属地,在城市中遗留下来大量西洋式建筑景观和日本东洋式建筑景观,这些都带有鲜明的殖民主义色彩。现代沈阳受建国后不同时期的建筑思潮及政治的影响,城市建筑景观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和特点。建国初期,沈阳的建筑设计风格效仿西方古典主义并融合了中国文化,如现东北大学的建筑馆等。20




世纪50年代受苏联设计思想的影响,当时建造的工人村住宅几乎是清一色的三层红砖木结构楼房,双坡屋顶,少数楼房的窗楣、门设有仿古装饰。另外,当时在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的设计思想的影响下,产生了大屋顶形式的建筑如沈阳体育宫和东北建筑设计院办公楼等建筑,在现代建筑风格中融进中国传统形式.随后出现了辽宁工业展览馆、辽宁大厦等优秀建筑.“文革以后建筑设计思想得到解放,出现了许多现代主义思想影响下的现代建筑,如辽宁体育馆。



2.地域条件影响下的建筑景观风格

地域气候条件与景观和文化的演替关系十分密切。沈阳地处北方寒冷地区,建筑设计考虑更多的是防寒与节能。由于气候的寒冷,人们的交往活动多在建筑内进行,因此,建筑都有较强的封闭性;另外,考虑寒冷气候的建筑节能,建筑立面大量采用实墙,建筑体型系数小,造型简洁厚重;为了防止灰尘和空气污染对建筑外饰面的影响,绝大多数建筑采用浅色瓷砖作为外墙装饰,使得建筑的色彩过于单一,景观单调。这些地域气候条件使得沈阳的建筑景观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近年来沈阳空气质量好转,许多建筑外墙的色彩也趋于多样,使得冬季寒冷的沈阳由于建筑景观的丰富色彩而有了更浓的生活气息。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用石头谱写的历史。在建筑历史的长河里,每一个有特色的城市都形成了其鲜明的建筑景观特征。城市建筑景观的发展更新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记载城市社会文化变迁、社会经济兴衰、受地域气候条件影响的过程。在城市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应关注城市特有建筑景观特征的延续及发展,使保护与更新相得益彰,各得其所。



3.经济影响下的建筑景观风格

社会文化的多元性创造了不同的建筑景观,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建筑景观多样化的重要保障。在社会经济大发展的时期,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建筑景观也越丰富的时期。建筑造型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研究探索的重点。在设计方案时,注重从建筑所处的环境分析,从原有建筑样式中寻求灵感,吸取精华,在保证城市风貌的有序和统一的同时,尽可能表现出城市建筑和环境的多样性。具体设计手法主要是通过建筑体块的组合、建筑造型以及建筑色彩的选择,来塑造一种清新自然、恬静和谐的建筑形象。选取有代表性的建筑物的檐口、山花、柱式、窗饰和基座等,采用和谐统一的建筑材料和颜色,通过不同方式的叠加和组合营造出在统一和谐前提下的千物千面的城市景象,可以丰富城市空间和建筑文化。



首先,从整体上把握建筑体块的组合关系,在不破坏原建筑结构的前提下,通过对建筑屋顶、檐口、墙面、窗、门等元素的艺术处理,使建筑整体上表现出内敛、含蓄的气质,与周围的优美环境是吸纳和兼容的关系。建筑造型上在严格遵循总体设计方案的前提下,创造出富有欧式风情的建筑,同时也保持了在风格上的延伸性,无论在建筑的构成,材料细部的色彩方面都着重体现其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和尊重。建筑造型要求庄重、大方和经得起推敲的造型。考虑到沿街




建筑造型的统一协调,建筑造型采用典型的三段式划分,即基座、墙身、檐口的基本形式,突出立面的节奏感,先整体后局部在大尺度下注意小尺度的运用,使建筑的远观效果和近看效果都比较优美。



在建国初期,沈阳作为国家重工业基地进行了重点的投资与建设,一批苏联式融和传统式风格的建筑主导了当时的建筑市场,如东北建筑设计院、阳药科大学、铁西工人新村等建筑群等。成为了今天的许多经典佳作。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建筑以简单平面形式,混凝土拉毛外墙饰面、现代式的简洁立面,形成了特殊的历史时期建筑风格形式。改革开放以后的建筑景观呈现了多元化、后现代等各种建筑设计思潮都有所反映与体现,20世纪90年代后经济增长推动了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景观更是多样化。



城市景观的造型应该充分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运用形式美的法则,比如比例与尺度、统一与变化、节奏与韵律、对比与调和等。既要在美学上进行创新,又要考虑人民大众的审美意识及审美观,使城市景观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城市景观设计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以人为本,服务于人,为人们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人们对城市建筑景观造型提出更高的要求。筑景观造型设计不是一个独立的部分,它依附于城市规划的总体设计,但它又不同于技术和功能的设计,涉及到更多审美问题。设计师的职责就是使造型既体现时代感与民族性,又符合时代发展的城市建筑景观造型审美趣味。



参考文献

陈伯超著,《中国近代建筑总览——沈阳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石铁矛,李团胜,《人居环境建设的景观生成方法——沈阳市景观生态规划研究》,规划师,1999.01



陈为邦,《对城市规划与建筑艺术的几点认识》,中国建筑信息,2004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6808dc03968011ca20091a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