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的精神财富

2022-07-08 23:48: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二十四节气的精神财富》,欢迎阅读!
二十四节气,精神,财富

二十四节气的精神财富

作者:刘晓萍 肖克之

来源:《农村-农业-农民·上半月》 2017年第10



中国古人极其敬畏自然,且道法自然,对节气非常重视。“作为世代传承的自然时间观,二十四节气将天象、物候、人事统一组织到一个井然严密的时间秩序之中,长期发挥着指导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社会文化功能,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既是中国人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观候知节是先民立身处世的生活,也是安身立命的参照,借助节气,将一年定格到耕种、施肥、灌溉、收割等农作物生长、收藏的循环体系之中,将时间和生产、生活定格到人与天道相应乃至合一的状态。”(《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参悟二十四节气的运行规律,恪守天人合一的生命之道,是中国人共同的知识传承和社会实践。

梳理二十四节气,有助于认清中国文化的理路,对于传承这份遗产有着深远的意义。二十四节气不仅承载着天文气象、农桑工艺、自然博物、幼学算术、饮馔养生等传统知识和民间智慧的代际传承,同时也是信仰礼仪、诗词歌赋、说唱戏文、时令谚语、民间美术、棋艺书画等文化表达形式得以广泛传播的重要载体,更是当代中国人文化创造的灵感源泉。在“二十四节气”的滋养中,城市雕塑、建筑装饰、地方戏曲、音乐舞蹈、文学创作、影视作品、儿童绘本,乃至新兴的数字化知识产品和创意设计,让传统知识在当代实践中焕发出勃勃生机。尤其在追求“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力求建设美丽中国的今天,二十四节气所蕴含的古老智慧深有价值。从人与自然的合契参同,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二十四节气不仅培育了中国人尊重自然规律和生命节律的世界观,也塑造了天道均平、兼容并蓄、以和为贵的生活理想。

随着历史的演进,古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都无情地消失了,唯有中华文明从古到今绵延不断并越发辉煌灿烂。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使中华文明长盛不衰?说起来原因很多,比如文字的统一、度量衡的统一、道路的统一,建立中央集权制、实行郡县管理等,无疑都是不可缺一的原因。但二十四节气所起的作用却似乎被人们忽视了,正是有了二十四节气这个与宇宙沟通的密码,中国人才能有衣食温饱、族群活动频繁、注意养身健体,进而快乐地生活。这恐怕也是中华文明延续不可缺少的原因。

二十四节气作为自然现象,中国人始终尊重它,长期观察它,最终与之“沟通对话”,合理地利用它。二十四节气对于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虽然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其指导农业生产的作用可以为现代气象学、农学等所替代,但其潜移默化的作用依旧发挥着作用。至于由它而来的民俗活动方兴未艾,由其延展而来的健体保身更是令人趋之若鹜。当然这不是我们要讨论的重点,我们关注的是在这些作用的背后,二十四节气给了我们怎样巨大的精神财富。简而言之,可以概括六个字:“规矩”“自信”“希望”。

“规矩” 二十四节气对中国人数千年的熏陶,使中国人自主不自主地接受了“规矩”。人们知道,只有按照节气时令才能不误农时,只有按照春种、夏管、秋收、冬藏的规矩才能有饱腹之物。各个节气必须恪守相应的规矩,违规不守矩都会受到惩罚。比如“清明一到,农夫起跳”就是说这个季节还不插秧,今年就要绝产,颗粒无收。又如“立冬不起菜,必定要受害”。不守立冬起菜的规矩就会有大的损失。经过千百年的实践,中国人在思想当中牢牢地烙印着守规矩,并由此变成一种意识。这种意识不是法令制度约束而成,而是对自然界的尊重,发现观察把握其规律,合理利用而成。不管是中华民族的先人,还是当下之中国人,毫无例外都在骨子里深埋着规矩意识。这种规矩意识是二十四节气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精神财富。

“自信” 来自于对规矩的理解和认同,正是有了守规矩的信念,自信才会油然而生。千百年的经验积累告诉人们,只要坚守规矩,勤于劳作,就会有饭吃、有衣穿,先人就是用这些经


验去把握这个世界,去安排我们的生活,他们既没有忐忑不安,也不是自大、自傲。中华民族之所以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有了这种自信,由此产生出勇气、力量和毅力,随处可见,数不胜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种坚持不懈敢于挑战的自信,形成了内在的精神力量,鼓舞着中华民族去不断克服困难,不断进步。这是二十四节气给予我们的又一巨大精神财富。

“希望” 是人类一个很美好的精神生活动力,人生活在这个世界,有能力应该给人制造希望。但二十四节气不是制造希望,也不是描绘希望。这个希望来自于对自信的认同,来自于现实生活的教育。今年风不调雨不顺,但这只是一时的,因为总有风调雨顺的时候,总有丰收的时候。中国人相信,“谁无暴风骤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没有一个永久的秋天,秋天过后就离春天不远了。”“春雷响,万物长。”只要坚守规矩、充满自信、希望一定会实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给予的再一巨大精神财富。

二十四节气不仅仅是“冬至饺子,夏至面”,也不光是“春养肝,秋养肺”。它有着深刻内涵,并时刻影响着中国人。中华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不是朝夕之事,深厚文化底蕴造就了伟大的民族。一个有规矩、有自信、充满希望的民族,哪怕多灾多难,但经历磨难之后,必定会迅速崛起,引领潮流,笑傲世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68e1d0deb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8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