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历者不重视个人修养

2022-05-08 08:27: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学历者不重视个人修养》,欢迎阅读!
学历者,修养,重视,个人

高学历者不重视个人修养

法国的中国博士后李钟洵在国外拓展事业屡遭失败后,制造出一连串偷渡大案,直到东窗事发,被温州警方拘捕。这位高学历的蛇头前后偷渡数百人,涉案金额达5000多万元。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缉毒支队去年也打掉了一个有文化的贩毒团伙,其中两人大学毕业,这伙人贩毒足迹遍布京城娱乐场所,具有相当的反侦查经验。警方查获大量毒品。

福建警方近日向媒体通报,从全省近期查获的25起网上淫秽色情活动案件分析,此类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具有鲜明的特征:几乎全是年轻人,多具高学历背景。北京市丰台法院去年审理的合同诈骗犯中,70以上为高学历。

透过这些案例,法律专家们指出,高学历犯罪者文化层次高,智商突出,其犯罪手段复杂多样,比较隐蔽,且善于钻法律的空子,给侦查取证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很久以来,大多数人就认为学历越高,道德素质就越高,只关注高学历者在事业上取得的好成绩,却忽视了对他们其他层面比如道德的关注。当社会上出现高学历者犯罪时间,我们就会发出这样的疑惑:他们怎么可能犯罪呢?但是现实就是高学历犯罪呈上升趋势。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难道我们不应该深刻地反思吗?

首先, 高学历者不重视个人修养是内在根源。

在很多高学历犯罪背后,高学历者自身个人修养缺失问题尤其突出。他们大多数人中存在着这样的思想既专业技能和业绩是取得肯定的所有内容,而对于个人修养他们确认为是可有可无,不注重法律知识的学习和个人修养的培养,久而久之个人修养的缺失就成为这些高学历者的致命弱点。

其次,人才培养体制不完善是主要原因。

高学历犯罪大多数是一些具有较高学识的人,他们利用自身突出的才智犯罪,而这些才智主要就是在学校里学习获得的。这从根上体现了当前的应试教育与人才培养体制过于侧重学历培养,缺乏法律教育和人文素质培养的严重弊病,这样的人才培养体制难免会培养出来只有专业技能突出而缺乏法律意识和人文精神的半产品,不能符合社会的需求,也有可能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再其次,高学历者的监督机制不健全是重要原因。

高学历者无论在哪,周围都会投来敬慕的眼光,甚至会成为所在单位和企业的学习楷模,从而忽视了对高学历者,尤其是处于重要岗位的高学历者合理有效的监督,对他们出现的思想和政治问题也就不可能做到早发现和早处理。在很多高学历犯罪案例中,犯罪嫌疑人就是发现单位和企业监督机制不健全,利用监督漏洞而为所欲为。等到发生高学历者的犯罪行为后,损失已经无法挽回。

最后,考核评价体系失衡也是重要原因。

无论是其事业单位还是学校,考核评价体系都存在严重的失衡,过于注重业绩、成绩以及学历。社会上很多人就认为业绩和成绩突出以及学历高就代表着一个人就是大家需要的人才,有用之人,忽视了道德以及人文层面的关注,最终产生了道德与人文素质缺失的优秀员工或学生比比皆是。考核评价体系应该既是人才进入社会以及行业的关卡也是督促人才完善各方面素质的重要途径,一旦考核评价体系失衡就会失去以上作用,结果就是让不合格的人才融入社会和行业,日后必定会给社会和行业带来不良影响。

同样,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神圣的医学事业正在遭遇同样的问题!同样需要我们深刻反思。

医学是最具人文精神传统的一门科学。然而时至今日,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不断更新的诊疗技术导致治疗的机械化、自动化、计算化使医生远离病人的非技术接触,医学快速发展的背后,隐藏着诸多不和谐因素,而且这些不和谐因素逐渐显现并激化,严重影响医学事业的健康发展。人类在享受现医学技术提供日益增多的医疗保健服务的同时,包括医护人员在内的大众却对医学的非人性化趋势产生疑惑而提出越来越多的批评,呼唤重新审视医学的目的和价值,期盼医学人文的回归。

医学人文缺失的现象反映了当前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问题,目前的医学教育侧重于科学教育与技术层面的训练,忽视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而作为高学历医学人才培养和输出基地的高等医学院校,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具有较高医疗水平的白衣天使的同时,也慢慢地发现,他们同样培养出了不少诸如医学人文精神缺失、法律意识淡薄、心理素质差等先天不足半产品”,产生了诸如黑心大夫看病要红包等严重影响了整个医疗卫生事业和医护人员良好形象。为此,在高学历医学人才教育与培养过程中,探讨如何培养出符合社会和医学事业的高学历医学人才,是我们高等医学院校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第一、合理设置医学文学科课程

时至今日,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基本上仍然偏重专业课教学,人文社会科学未能充分发挥提升医学生的行医能力的作用。为达到人文社会科学医学生的行医能力服务的目的,必须合理进行课程设置,逐渐增加人文必修课的数量,增加诸如医学史、医学哲学医学社会学医学法学医学人文课程,对未来从事医学职业的实践活动形成指导和约束作用。同时开展人文素质培养,音乐、美术、社交礼仪等选修课


都能提高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综合能力。我们很欣喜的看到,我们学院已经朝着这个方向开始了努力探索和实践。

第二、坚持社会实践,培养人文精神

医术高是病人评价一位好医生的主要方面,但是医德高尚则是病人记住一位好医生的重要方面。社会实践是医学生实践医学技术,提高医疗水平以及接受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充分发挥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的在临床实践的基地作用,让学生走出教室和校园,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走进病人这一弱势群体,面对生命,了解病众痛苦和不幸,学会与病人相处,学习和培养书本之外的人文精神。此外,调动各类社团和组织的积极性,

组织和动员学生参加义诊、青年志愿者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入社会,贴近民众,感受社会冷暖,百姓疾苦,深化自身人文精神。

第三、加强引导教师对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视

教师是实施教育的主体,是人文素质教育的第一要素。目前我国医学院校的教师多数对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重视程度不够。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注重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在教学中要施以人文教育自觉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引导,授业传道有机结合起来。此外,在临床实践中,带教教师自身的医德、人文素养同样会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带教教师有责任通过临床教学向学生展示医学人文精神,如医德、社会公德等,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对学生起着榜样、示范的作用。

第四、加强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建设

雄厚的大学文化和独特的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能够拥有源源不断生命力和持续发展的根源,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拥有什么样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

我院建院虽晚,起点虽低,但是通过二十年的艰辛发展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大学文化和独特的办学风格,大学精神也在慢慢开始凝化。创新教育理念,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强调竞争意识以及建设和谐校园都是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建设的重要内容,尊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对学生的人文关怀,都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产生积极影响。

第五、建立有效合理的医学人文考核评价体系

合理的考核评价是促进教育发展和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重要手段。无论是在各类奖励的评选还是在实习考核和毕业考试都应该强化综合素质除成绩外其他方面的重要性,督促学生增强个人修养,提高综合素质。医学教育更应建立有效合理的临床医学人文考核评价体系,并将临床医学人文考核评价纳入学籍管理,作为学生奖惩、毕业、学位授予的重要标准。进一步强化教师和学生的医学人文理念。

医学人才教育与培养链中医学院校只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社会坏境,公众道德等都会对医学人才培养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医学人才教育与培养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

今年129日、223日,清华大学机电系四年级学生刘海洋先后两次用火碱、硫酸将北京动物园的五只熊烧伤,其中一头黑熊双目失明。这一故意残害动物的事件经媒体披露后,引起了公众的强烈愤慨!同时,高材生为何会犯如此低级错误?一个好学生为什么没有必然成为一名好公民疑问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的讨论与深入的思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6a3b575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0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