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汴河亭古诗鉴赏阅读题

2022-09-22 22:11: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精选汴河亭古诗鉴赏阅读题》,欢迎阅读!
汴河,古诗,鉴赏,精选,阅读

汴河亭古诗鉴赏阅读题

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 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 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 四海义师归有道,迷楼还似景阳楼②。 注释:

①隋炀帝杨广为了东游广陵(扬州),开凿一条运河,即今通济渠。其东段叫汴河,汴河之滨筑有行宫,即“汴河亭” ②指南朝陈后主经常宴乐的宫殿。

汴河:又名汴渠。即通济渠,流经今河南、安徽境,在泗县入淮河,隋炀帝所开,西通河洛。南达江淮,炀帝幸江都(今江苏扬州),即由此道。汴河亭,在今开封市附近汴河之旁,传为炀帝行宫故址。 广陵:今江苏扬州。帝:隋炀帝杨广。

昆仑一派流:指黄河,旧说黄河发源于昆仑山,“先劈”即谓将黄河凿渠分引。 百二:指炀帝的禁卫兵骁勇。象阙:亦称象魏。古时宫廷门外有二台,上作楼观,两观对峙,中间阙然为道,乃悬挂法令之处。

“三千宫女”句:《隋书·炀帝纪》“庚申,遣黄门侍郎王弘、上仪同、于士澄往江南采木造龙舟、凤帽、黄龙、赤舰、楼船等数万艘。 四海义师:指天下反隋的义军。归:归附。有道:指唐朝。

迷楼:()帝顾左右曰:“虽真仙游其中,亦当自迷也,可目之曰迷楼。”还似:一作何异。景阳楼:即景阳殿,南朝陈后主所建,在今南京玄武湖胖。殿下有井,名胭脂井。隋兵攻破金陵,后主与宠妃张丽华投此井,未死,为隋兵所执。后世称之为辱井

⑴诗句“先劈昆仑一派流”中的“劈”字,表达了什么效果?(4) ⑵本诗颔联和颈联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怎样描绘隋炀帝下扬州时的盛况。(6)

①写开山修河时的气势;②写出隋炀帝骄奢淫逸。 ①虚写(想像)或动态描写;(2)

②通过“百二禁兵”“三千宫女”写陪同人数之多;(1)“星辰动”“日月浮”

1


写游玩气势之盛。(1)

⑴请结合诗文,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⑵“卒章显其志”是本诗的重要特色,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1】①这首诗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2分,两1分,三点2)②记叙主要体现在前四句,第一句交代了隋炀帝东游的时间、地点,第二句承接上句,写隋炀帝为了东游广陵先将那从昆仑山流下来的黄河水分引凿渠,修了一条运河;三、四句写运河一修成,“百二禁兵”即皇帝卫兵就跟着皇帝辞别了宫庭,“三千宫女”也伴随着皇帝下到龙舟。描写主要表现在五、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东游途中鼓声震天,旌旗如林的景象。议论抒情主要体现在七、八句上,点明了诗文主旨。(1分,结合内容分析即可) 2诗的前三联基本上是冷静客观地写景叙事,单看这三联几乎看不出作者的倾向所在(1)。最后一联,“四海义师归有道,迷楼还似景阳楼”,才忽然笔锋一转,把对事件的评判,写诗的旨意,一下子袒露了出来。(1)对隋炀帝游荡荒淫导致亡国进行了嘲讽(2)借古讽今(1)批判了晚唐政治腐败、统治者生活奢靡的现象(1) 赏析:

《汴河亭》是唐代诗人许浑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前三联写隋炀帝游幸江都豪奢情状。先写兴起游兴,再写劈昆仑、修运河,前拥后簇的奢侈豪华场面。这些描写极为生动,不但写出炀帝东游时派头之大,声势之壮,场面之豪华,而且极富动感。尾联卒章显其志,但并不直接评述,而是以四海义师蜂起,天下终至归唐,隋炀帝的“迷楼”恰如陈后主的“景阳楼”,点出其国亡身灭的可悲下场。这首诗表面是写对隋炀帝的批判,实际是借古喻今,讽刺晚唐的腐败。 这首诗描绘了隋炀帝杨广东游广陵的盛况,凭吊古迹,婉转劝讽,抒发感慨。 首联写隋炀帝东游前的准备。闻说扬州花盛,便想前去观赏,这是人之常情。起句气势和缓;语不惊人。但紧一句便顿起波澜,杨广为了去广陵看花,竟凿渠引流、大兴水土。为逞一己的私欲,竟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其奢侈程度可想而知。“先劈昆仑一派流”,一语中的,揭示本质。颔联写杨广离宫时景象。诗人没有正面写这个场面如何壮观,气势如何盛大,皇帝如何自得,而是从随行

2


的队伍着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禁兵二百,前护后拥,宫女三千,尾随其后。皇帝的赫赫声威,于此表现无遗。颈联写沿途的喧闹情景。鼓声震天,凝固流云,惊动星辰,旌旗招展,覆盖着水面,仿佛波浪起伏,旗开之处,可见水底日月沉浮。这情景,把前面奢靡景象又推进一层。前三联,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依次写来,极言隋朝昏君的豪奢无度。

尾联总束前文,避实就虚,删繁就简,写出隋朝的结局,点明多行不义必自毙的道理。这个结局,是历史的结局,又是隋炀帝荒淫无度的结局。陈后主骄奢荒淫而筑景阳城,终为隋朝所灭;隋君沉醉酒色而建迷楼,终为李唐所代。历史发展遵循着固有的轨迹。诗人以隋比陈,言唐军为有道之师。可是,当初隋灭陈之际,隋军也是有道之军,这种借古讽劝晚唐之意寓于不言之中。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论文、记叙文、小说)

开头要引人(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制造悬念,引人入胜;提出问题,引人注意;说明情况,交待背景),结尾要有力(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叙述结束,自然收尾;抒发情感,引起共鸣) 整体感知、快速阅读的技巧

(1)浏览标题,领悟基本内容:标题有时暗示主旨、有启迪文章思路的作用、提供答题的方向等。

(2)辨识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分析重点文意。 (3)精读首尾,揣摩主题思想:首尾往往发现作者所表达的中心。 古诗鉴赏阅读题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6b6a621cf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4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