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文化介绍

2024-01-25 23:34: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白族文化介绍》,欢迎阅读!
白族,介绍,文化

-----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

白族,主要居住于云南西北部苍山脚下、洱海之滨的大理白族自治州,现约有15056万人,属典型的农耕民族。



公元937年,白族首领段思平在洱海地区建立了"大理国"政权。自那时以来,白族便形成一个具有共同语言和文化、经济水平较接近、居住地较固定的民族。

白族崇尚白色,服饰以白色为基调。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及黑领褂。女子多穿白色上衣,外套丝绒领褂,以绣花布或彩色毛巾缠头。

在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白族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是数量繁多、形式独特的民俗活动和乡土节曰,除"月街""绕三灵""火把节"及汉族年节外,白族还普遍崇奉一村一方的保护神--"本主",各地还有迎神赛会等等,难怪人们把白族文化称为一部存在于曰常生活中的"民俗百科全书"

"三月街"--白族的集市:三月街是白族传统的盛大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在大理古城举行,会期5-10天。三月衔原是佛教的讲经庙会、后来,由于大理是西南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就逐渐演变而成具有浓厚民族色彩的贸易集市和节日盛会。

据地方志记载,早在明代中叶,每年三月十五日,就在"苍山下贸易各省货"1636年徐霞客在游记中记有:"俱结棚为市,环错纷纭。……千骑交集……男女杂沓,交臂不辨。……十三省物无不至,滇中诸蛮物亦无不至。"真实地记录了三四百年前三月街"诸商云集,环货山积"的盛况。清代白族音乐家李燮羲也有一首《竹枝词》,描写了三月街的盛况"昔时繁盛几春秋,百万全钱似水流。川广苏杭精巧货,买卖商场冠亚洲。"

三月街以骡马、木材、药材、毛皮等土特产品贸易为大宗,附近农民在三月街购买耕畜、农具,以备春耕。而今,三月街成为滇西各族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和民族联欢大会。其中彝、白、纳西、藏等民族的赛马是最引人注目的一项活动。

月街,即大理三月街,也叫大理三月会,今天又叫三月街民族节。会期是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追溯起大理三月街的由来,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传说 云南洱海边上住着一位年轻的白族渔夫阿善。夜晚,他在月上打鱼,弹着三弦,唱起渔歌,歌声传到龙宫。龙王小女阿香听见了,来到船上,与阿善结为夫妻。三月十五,是月亮里赶集的日子,各路神仙都到月宫去买东西。阿香变成小黄龙驮着阿善去赶集。他们来到月宫,与嫦娥、吴刚一起游了大青树下的月亮街,街上热闹及了,万物透明闪亮,看得见,摸不着。他们回到村里,把月亮里赶集的情况告诉乡亲,大家决定模仿月亮街,在苍山脚下种起三株大青树,定三月十五日在大树周围摆摊设点,让四乡八寨的人前来赶集。大理的月街就这样延续到今天。 唐代南诏时期

远在唐代南诏时期,南诏羊苴()咩(miē)城(即今大理古城),不仅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还是南诏与东南亚诸古国进行文化交流、贸易通商的重要门户。此时,佛教已传入南诏国。南诏白族先民,对佛教传说中的观音菩萨十分崇拜。相传,这位貌慈心善、救苦救难的观音娘娘,还制服了盘踞大理的恶魔罗刹。于是,为报答观音菩萨的功德,年年三月十五日,众皆聚焦,以蔬食祭之,名曰祭观音处。后人于此交易,传为祭观音街。《白国因由》)明代嘉靖进士、白族史学家李元阳编撰的《云南通志》中,也有这样的文字记载,观音节,三月十五日在苍山下贸易各省之货。自唐永徽间至今,朝代累更,此市不变,知是观音入大理,后人至日烧香,四方闻风,各以货来也。

这些文字记载,都从一个侧面说明,大理三月街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佛教传入大理有关,并在民间佛教讲经会的基础上产生的。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

明代

明代崇祯年间著名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在滇西旅游、考察期间。于1636年对大理三月街进行考察,并在《滇游日记》中,作了如实的记录,十五日,是为街子之始,盖榆城(即大理)有观音街子之聚,设于城西演武场中……十三省物无不至,滇中诸蛮物亦无不至。

自唐、宋以来,蹄质坚实,善于驮负,且尤善驰骤的大理马,不仅远销到中原地区,还远销到缅甸、波斯等古国。据史书记载,南宋建炎年间,南宋政权曾经遣效用缙昂入大理国招马。大理国王段和誉遣清平官以马五百匹及驯象,随昂入献。这五百匹大理马被南宋皇帝以三百骑赐岳飞,二百骑赐张浚。也正是为了筛选尤善驰骤的大理马作为战马,赛马成为三月街的一大活动。

徐霞客在其《滇游日记》中,对三月街赛马活动也作了记录:余乃由西门西向一里半,入演武场,俱结棚为市,环错纷纭。其北为马场,千骑交集,数驰骑于中,更队以觇高下……” 清代

到了清代,三月街的规模更可观了。

清代《大理县志稿》中是这样记写三月街盛况的,盛时百货生意颇大,四方商贾如蜀、赣、粤、浙、桂、秦、黔、藏、缅等地,及本省各州县之云集者殆十万计,马骡、药材、茶市、丝绵、毛料、木植、瓷、铜、锡器诸大宗大理交易之,至少者值亦数万。这时大理三月街之规模盛况,不仅在国内,即使在亚洲诸国中,也当名列前茅。清末首批大理留日学生、白族音乐家李燮羲,曾写了这样一首《三月街竹枝词》 昔时繁盛几春秋,百万金钱似水流。 川广苏杭精巧货,买卖商场冠亚洲。

20世纪80年代初,大理古城被国务院列为我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及44个风景名胜风之一,继而又被公布为乙级旅游区对外开放。90年代初期,大理州人民政府报请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大理三月街定大理白族自治州三月街民族节。每年的三月街,中外人士纷至沓来,浏览观光,洽谈生意。大理三月街,这千年不衰的盛会,万民欢聚的佳节,既古朴别致,风韵犹存,又焕发出新光彩!

当代

到了当代,大理白族自治州每年都会庆祝这个节日,全州放假五天,此时各方宾客接踵而至,人山人海,更有各国物品在此交易,也有藏药一条街,跑马会等特色。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6c927f092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0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