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科学指南

2023-03-26 05:29: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科学指南》,欢迎阅读!
国防,军队,时期,科学,指南

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科学指南

国防大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邓小平的军事生涯,在他光辉一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邓小平就是人民军队的创建者和重要领导人之一。进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统帅,以巨大的政治和理论勇气,集中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集体智慧,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中,创造性地总结和提出了邓小平新时期 军队建设思想。这一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期我们搞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依据和指导思想。

敏锐把握时代主题,创立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邓小平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其宽阔深邃的全球性战略视野敏锐地认识到:20 世纪70年代,世界已进入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历史新时期。从这个客观的、逻辑的前提出发,邓小平不仅指导我们党作出了把全党全国工作中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轨道上来的重大决策,还指导我们党作出了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重大决策。在他的带领下,军队由随时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准备状态,真正转入和平时期建设的轨道上来。他还深刻地指出,现代战争的客观需要同我军现代化水平比较低的矛盾是我军建设的主要矛盾;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要解决现代化问题,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军队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军队、国家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的性质;在不打仗的条件下,要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军队领导干部要努力掌握现代科技文化知识,不断提高组织指挥现代战争条件下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的能力;要从严治军,依法治军,努力提高部队管理水平;要坚持科技强军战略,坚持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要区分轻重缓急,有计划地改善军队的武器装备,既要有近期要求,又要有长远目标;要改革军队的装备管理,改革军工体制„„贯彻邓小平的这些思想,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国防和军队的长远建设、根本建设。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当代中国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宝贵财富

首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精华,集中体现了邓小平观察、处理当代军事问题,指导当代中国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十分丰富和深刻,但其基石和贯穿于其中的主脉则是解放思想、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军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这个重大决策,是根据时代主题的转变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实事求是地作出的;新时期军队建设要服从整个国家建设大局这个总要求,是根据全局与局部的关系,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实事求是地提出的;我军建设必须以现代化为中心,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等方针,是从我军现代化水平不高,现代化战争的能力不够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地制定的;继承和发扬我军优良传统,队改革既要大胆,又要细心谨慎等方针,是从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情、军情出发,实事求是地规定的„„认真学习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及其蕴含的军事哲学思想,能指引我们达到赢得和平的根本目的。

其次,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从国家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阐明了必须正确处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邓小平从当代世界、当代中国和当代中国军队的具体实


际出发,站在国家和军队建设全局的高度,深刻阐明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1)“四个现代化,集中起来讲就是经济建设。”只有千方百计使我们国家经济发展起来,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才能巩固,国防现代化、包括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才能真正得到解决。(2)“四个现代化,其中就有一个国防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本身就涉及整个国家建设大局、安全大局。经济发展要以国家安全为条件。(3)国防建设同经济建设必须协调发展。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必须合理确定国防投入比例,积极改善武器装备,加速实现国防现代化。在邓小平这些互相关联的重要观点的指导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防建设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都开创了崭新的局面。

第三,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指明了我军必须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注重质量建设,已成为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军队建设的共同选择和基本趋势。小平强调,我军质量建设不仅要自己和自己比,现在和过去比,而且要瞄准当代世界的先进水平。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他就多次指出,要在现有国力的基础上加强军队的装备建设,要搞少而精的、真正顶用的、真正是现代化的东西。80年代以后,他又多次指出:“下一个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尤其是国防高科技,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他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战斗力。军队要实现现代化,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从军队现代化事业和未来反侵略战争的要求出发,邓小平特别重视现代军事指挥人才、现代军事科研人才、现代军事技术人才的培养。他指出:“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 邓小平这些充满时代气息的思想,为我军加强质量建设和提高现代化水平指明了方向。

最后,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做好未来反侵略战争各项准备、赢得未来反侵略战争胜利的根本指导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包含着通过发展、壮大和平力量的方式,“以和抑战”,维护周边与世界和平等极有创见的宝贵思想。为了实现这个宝贵思想,真正赢得和平,邓小平全面和深刻地论述了必须坚持全民办国防的根本方针,必须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扎扎实实做好未来反侵略战争各项准备。这是因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帝国主义肯定想要社会主义国家变质。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必须克服和平麻痹思想,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必须建立有效的国防动员体制,把战争动员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必须建设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搞好民兵建设、预备役部队建设;必须加强军民团结、军政团结,巩固兵民这胜利之本。邓小平的这些思想,以及他整个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都是指导建设强大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军队,指导我军在现代条件下怎样打仗、怎样赢得未来反侵略战争胜利的独创性理论。而且,从理论的层面看,后者又是实现“以和抑战”思想、维护周边与世界和平思想的有力后盾和手段。二者一正一反,一物两面,互相依存、互相补充,互相支撑,互为表里,互为所用,缺一不可。对此,我们必须作完整的、全面的理解,并坚持将其作为我们做好未来反侵略战争各项准备、赢得未来反侵略战争胜利的根本指导思想。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才能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创新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及其军事理论,本质上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的科学

1989年江泽民同志担任中央军委主席以来,面对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冷战结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6ca75cedd88d0d233d46a7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