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南唐诗在我国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一)

2022-12-04 22:10: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论南唐诗在我国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一)》,欢迎阅读!
唐诗,诗歌,地位,重要,我国

浅论南唐诗在我国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

【论文关键词】南唐诗五代十国诗坛姚贾体”“白体霸主地位

【论文摘要】在异常动乱的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文士大批南迁,南唐较为稳定、富足,加之南唐三主均儒雅好文士,文士纷纷来归,致使本国人文最盛。南唐诗坛的两大诗派姚贾体诗人和白体诗人又成为五代十国诗坛两个主要流派,其诗人和诗作均为当时各国之首,的数量超过北方地区的总和,接近南方诸国诗总和的50%,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南唐诗代表了五代十国诗歌的最高成就。

五代十国时期的诗歌,大多研究者认为无足论者,其实,此时期诗歌在由唐至宋的诗歌发展史上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是我国诗歌由唐向宋的过渡时期,而五代十国时期诗歌最有成就的则是南唐,南唐诗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五代十国诗歌的主要成就,正如历史学家任爽所说:南唐文学艺术之盛,在五代十国时期首屈一指。

我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是较为动乱的年代,此时战乱频繁,中原地区在短短的53年间,便有五代相更迭。北方的动乱,导致大批文人南迁,或谋生路,或寻求明主。又加上朱温专权,仇视士人,屠戮唐清流于白马驿,投之黄河,使为浊流。这样就加速了士人的南流,而南方的前蜀和南唐就成为士人的首选之地。据统计,北方士人归南唐者,载于史籍者就有48人。故而南唐为当时人文最盛之国,其诗人数量居南北方各国之首,诗的创作数量也最多,据统计,唐末五代作家的诗文集总数为879卷,其中北方地区为234卷,占总数的26.6%南方各国总数为645卷,占总数的73.4%,而在南方诸国中,吴及南唐成就最为显著,接近总数的50%,计有诗文297卷,诗歌达2228首之多,这不仅是江南各国望尘莫及的成就,就是整个北方地区也难以与之等量齐观,比整个北方地区多出846首。赵世延为陆游《南唐书》作序时说:南唐虽为国偏小,观其文物,当时诸国莫与之并所以,在此种意义上说,南唐诗歌的创作成就代表了整个五代十国的诗歌创作成就。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诗人的自身因素。

其一,相对稳定的国内局势,给南唐诗歌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环境。南唐在39年间历经三主,这三位君主都是偏安江南一隅,无统一天下的雄心,而是注重休养生息,保国富民。在烈祖李昪统治时期,因以南唐代吴,自感有谋篡之嫌,内心颇不自信,深恐引起朝中土著大臣的反对而坐不稳皇帝宝座,所以他的主要心思在于稳定自己的地位与统治,无心对别国进行攻伐。再者,他也是一位较为仁慈的君主,他统治的十多年间,国内局势的稳定,给文人的创作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也使本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成为江南较为富庶的国家。

其二,文士的被重视和南唐偏安一隅是诗坛繁荣的重要原因。烈祖比较优礼文士,大批文人为其所用,因此别国的文人学士纷纷来归。他执政时,宽刑法,推恩信,起延宾亭,以待四方之士,引宋齐邱、骆知详、王令谋为馆客,士有羁旅于吴者,皆齿用之,本国和外国的文化精英荟萃南唐,为南唐诗的繁荣创造了条件。另外,到了嗣主李璟、后主李煜统治时期,南唐的国内局势已走向衰落,更没有了扩充疆土、统一天下的大志,相对于北方频繁的朝代更迭,在这种相对稳定、偏安一隅的形势下,更有利于文学的发展。

其三,君主对文学的爱好影响了诗坛。嗣主李璟和后主李煜也和先主一样,不但优礼文士,厚待墨客,而且也作诗填词,二人的词已不用赘述,诗作也相当有成就。南唐的累世好儒,又致使北方的一些文人纷纷来归,到南唐谋求发展,这些南迁的文人学士,对南唐文学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较有名气的有:江文蔚、史虚白、陈陶、江梦孙、伍乔等人,这些人在五代十国的诗坛上都有相当大的声望,为南唐的诗坛提高了地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6d0d03d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0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