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郑和下西洋

2023-01-31 09:09: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第8课 郑和下西洋》,欢迎阅读!
郑和,西洋

8、郑和下西洋



教学目标:

1、说出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情况,在地图上指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形成 识图的能力,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2、学生小组活动,体验科学航海活动,激发学生航海的兴趣,培养发散思 维,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3、通过对郑和下西洋事件的学习,引导学生发现郑和这位历史人物的人格 魅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教学重点:

了解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情况,在地图上指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 教学难点

制作《郑和下西洋路线》多媒体教学软件,将航行路线动态地显示出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活动,并把历史事件与时间、空间紧密地联系起来。 教学准备:

1、教师指导学生查找郑和的有关资料并整理;

2、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所到国家的自然条件、风土人情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大家好!探索历史,关注社会,让我们一起进入历史与社会课堂。同学们,你们知道711日是什么节气吗?它即将是中国的航海日,为什么这天定为中国航海日呢?主要是纪念郑和下西洋。

2、揭示课题:郑和下西洋,齐读课题。

3、让我们一起去重温这段中国航海史上最为轰轰烈烈、波澜壮阔的诗篇。 请大家先观看录像片断,注意:从中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播放《郑和下西洋》的片段)

4、师:一段录像回来,请大家说说你的所见、所闻、所想。 二、讲授新课:

1、教师展示并指导学生观看《郑和下西洋》录像片,并阅读有关郑和的资料介绍。

2、提问:明成祖为什么将远航的重任交给了郑和? 3、教师展示《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并提出了新的问题:郑和率领的船队 下西洋到底航行了哪些国家和地方?让我们仔细观察航海图来寻找答案。

生:从刘家港出发,到达马六甲、印度、西亚、红海、非洲东海岸。最远 到达肯尼亚。


4、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条件是什么?教师适度引导:

学生回答: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有几种观点——寻找建文帝说;宣扬国威说;加强同海外各国联系说。 “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这一最基本的目的。 5教师演示《郑和下西洋路线图》运用生动形象的动态运行线路加深学生的影响,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6、教师对郑和航海的事迹作适当补充。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描述船队远航的情景。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郑和在航海的途中会遇到哪些危险?

7、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面对诸多困难,郑和最终成功七下西洋的原因有几点?

郑和下西洋在当时已具备了远航的物质前提和技术条件:经济发展,造船水平的高超,航海技术的掌握,指南针的使用,天文、历史知识的积累等同时郑和本人具有良好的个人品质。 8、教师展示相关资料:

郑和下西洋(七次)

首航时间 1405(711) 最后一次:143112 船只数量 最多200多艘

船只大小 大宝船长125.65米,宽50.9 随行人员 多达27800人左右 9、学生讨论比较郑和下西洋所用的船只。 师:你们知道郑和船队由哪些船只种类吗?想看看它们的形状吗? (展示宝船、马船、坐船、战船、粮船、水船等图片)大家来猜一猜它们的各自用途(突出马船、坐船)(马船是用来运载马匹的;坐船是用来运载官员的)

10、学生模拟表演。

师:同学们很聪明啊!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舰队。在六百年前科学技术,进行这样的远洋航行,是非常不容易的,要解决许多的困难,所以请同学们当当郑和的参谋,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大明王朝,去体验当一个小航海家,随同郑和下西洋吧?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展示小组合作具体要求:1.排船布阵:船只图片拼图活动,如何编排庞大的船队?并取一个形象的队形名称;2.筹备物品:选择远洋航海必需的设备和物品,说明用途;各小组作好记录,选择组员发言交流)

学生打开已经装在信封中的船只小图片,学习记录单。

学生活动: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后交流,展示。

学生在黑板上的小磁铁固定展示船队队形的拼图。 最先完成的小组派代表进行解说。

10、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理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师:那郑和率领的庞大船队要完成皇帝赋予的种种使命,应该携带那些物品呢?请大家先讨论交流:筹备物品。(用罗盘针来指示方向,用武器来保护自己,粮食、淡水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6d960996bd97f192379e95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