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苏教五年级上册2单元光与色彩七色光

2023-03-23 12:30:4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科学苏教五年级上册2单元光与色彩七色光》,欢迎阅读!
七色光,元光,上册,色彩,年级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2单元 光与色彩

4.七色光

教学目标

1、学会做光的色散和合成实验,能够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2、通过使用三棱镜做光的色散与合成实验,了解光的色散与合成七色光与白光的关系。 3、感受光学世界的无限奥妙,欣赏大自然的缤纷色彩。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认识阳光由七种单色光构成。 教学难点

用实验的方法模拟探究日光的色散现象,并能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平面镜、水槽、三棱镜、手电筒、凸透镜、鱼缸、白纸、烧瓶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导入新课

通过猜谜语游戏揭示课题。

二、通过设疑了解彩虹形成原因引入实验一。 实验一 模拟制造彩虹 探究彩虹形成原因 1、出示PPT(让学生了解模拟制造彩虹的操作步骤) 2、出示PPT(让学生了模拟解制造彩虹的注意事项) 3、学生分组实验。

(教师引导各小组学生调整镜子和手电筒的角度,直到制造出彩虹,各小组合作交流并分享实验现象。同时指导各小组填写好实验记录表和实验报告单) 4、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用不同方法模拟制造彩虹,并小组合作交流与分享。


5、问题一:为什么让光线照在水下部分的镜面上?

6、引导学生探究彩虹形成原因,生交流分享后,师再出示PPT小结。 (实验一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制造彩虹模拟实验,调动学生参与科学课堂的积极性;通过用不同方法模拟制造彩虹,让学生了解光学的奇妙性,从而调动学生对光学探究的好奇心. 三、谈话引入实验二。

同学们,人们常说: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你们想啥办法不经风雨也能见彩虹呢? 实验二 使用三棱镜做光的色散实验,验证白光能分解成为七色光 出示PPT,认识三棱镜。

2.教师演示三棱镜做光的色散与合成实验。 3.学生分组实验。 4.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5.问题二:白光经过三棱镜为什么会形成七色光? 6.出示PPT小结。

(实验二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实验明白,白光是由几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是一种成分复杂的光,而色彩鲜艳的光却是简单的。每种颜色的光折射以后的路线也不一样,所以才会形成七彩的光芒。所以我们透过三棱镜看物体,物体的周围才会有七彩的光芒) 四、拓展延伸

学生讨论,课后设计实验。

1、用凸透镜放在彩色光前面,让彩色的光汇聚,如果能汇聚成白光,就说明猜想正确。 2、将七色盘做成陀螺,让它旋转起来,观察颜色是否变化。

3、再用一个三棱镜放在彩色光之后,如果彩色光变成白色,就说明自己小组的猜想是对的。 五、本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体验了七色光的世界,生活中还有很多神奇的光学现象,它告诉我们,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你们要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板书设计

4.七色光

分解

白光 七色光

合成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6efd2092d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4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