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天净沙·秋思》

2022-11-25 12:14: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思乡:《天净沙·秋思》》,欢迎阅读!
秋思,思乡,沙·

思乡:《天净沙·秋思》

引导语:《天净沙·秋思》是马致远著名的小曲,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首词。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翻译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注释

⑴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 ⑵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⑶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⑷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⑸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赏析


这首脍炙人口的作品,虽然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岁月,但岁月始终掩饰不住它那魅力的光芒,现在让我们再次品味它的平淡而又辉煌、质朴而又纯真的诗句。

这首小令自问世以来就会有后朝的许多文人墨客赏析。元代有人称其为“秋思”之祖,清代王国维在他的《宋元戏曲考》中称此曲为元人小令之最佳者,曰:“纯是天籁,仿佛唐人绝句。”

这首小令主要写游子浪迹天涯,目睹萧飒景象,以及游子产生的无限悲秋的感慨。就其写景特征来说:

小令仅有28字,共有11个景物,分别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天涯”,它们都是日常人们司空见惯的事,这些景物孤零零的,似乎他们之间毫无关联。但恰恰是这11个景物,把它们构成一幅西风飒飒、古道漫漫,游子浪迹天涯的画面。

这些平淡的景物,正是游子思乡的寄托体,由于有游子思乡之情、思亲之痛,才使得景物生动活泼起来,才是整个画面成为一幅幅场景。在心中放映。使读者的心灵与游子的心有力的结合在一起,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游子的心情,与其融合,在你的脑海中不停的闪现出那种凄凉、惨败、无尽头的秋景。使读者产生共鸣。

作者善用渲染手法,首先出现的是枯黄的蔓藤和枯瘦的老树。这展现出一片毫无生机的凄凉之景,此时,一只昏鸦映入眼帘,发出凄惨的叫声,此情此景让游子毛骨悚然、惊愕半天在古代乌鸦是一种不吉利的动物,有“乌鸦至,人之将死”的传言,停留在那棵老树上的昏鸦为本来就十分凄凉的旷野中增添一种死亡的味道,形成一种石块压着游子的心灵,使其透不过气的感觉。但是,作者笔锋一转或者说是游子扭头一看——“小桥流水人家”,这样让人欣慰,让人激动,让人感觉还有佛祖保佑。这是一种别样的景物啊。试想,一座小桥,还可以听到溪水潺潺的流动,仿佛还有鸡鸣狗吠之声,或许还可以听到在一户人家外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声,正如阴霾的冬日里的阳光那样突然袭来让人感到突然的温暖。在经历昏暗凄凉的画卷后,终于展示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场景。

在这里,与“枯藤老树昏鸦”形成强烈的对比,更加引起游子更为强烈的思乡思亲之情。可惜小桥不是“我”家门前的那个,那户人家也不是“我”日夜思念的家,那里的欢声笑语怎么对“我”来说是那么的陌生?那边风景独好,可我这边秋风瑟瑟,无情的赶走了树叶,一片残破、凄凉。孤独的“我”该向何处去呢?

紧接着“古道西风瘦马”,游子冒着凛冽的寒风从口里吹到心里,更是吹到心灵的深处,而此刻,跟随游子身边的那批瘦弱的老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在荒郊野道上与主人一起踟蹰而行,一片凄苦之景,映入眼帘。

“夕阳西下”,这是全文的核心景物,正是夕阳缓缓而下,黄昏时刻古代人一般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现在夕阳西下,万物归家,可是游子要回到哪里去呢?回望那户人家,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72979f705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5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