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问卷整体概况及数据分析(最终版

2022-04-30 21:22: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调查问卷整体概况及数据分析(最终版》,欢迎阅读!
数据分析,问卷,概况,整体,最终



调查问卷整体概况及数据分析

为了更客观、真实地了解我校第二课堂开展情况,以便于日后更好地进行第二课堂活动,我们特地进行了题为《关于我校第二课堂对大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度》的问卷调查,以下为此次调查的整体概况及数据分析。

一、调查目的和意义 (一)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黄淮学院学生对第二课堂的了解程度;了解他们对黄淮学院第二课堂的更好开展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建议,以便以后更好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二)意义

1、第二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有利补充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有时可能会脱离实际,需要进行较多的实践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我们发现,学生通过积极参与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对课堂上一些比较抽象的内容可以轻松地找到具体的模型,直观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也减轻了老师授课的困难,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达到了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和巩固知识之目的。

2、第二课堂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方式。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看。首先,第二课堂活动改变了学生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在第二课堂中,教师可以因材施教,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自主学习。其次,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不再由老师提出,而是由学生自己来发现,自己想办法来解决。这样,学习就成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过程,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探索式学习。

3、第二课堂活动是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第二课堂活动不仅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4、造就合格的全面人才。第二课堂涉及面广,内容丰富,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如讲话能力、写作能力、组织能力和交际能力,使他们具备合格人才的全部素质,毕业后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调研基本情况

调查采用了非概率抽样中的定额抽样,问卷调查和走访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但以问卷调查为主。在黄淮学院校园内对学院的部分在校生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565份,通过筛选和逻辑校验,排除各种情况的废卷,共得到有效问卷505份,有效率为89.38%,基本符合问卷统计的一般标准,保证科学性、规范性、严谨性和代表性。走访25人,在一定范围内对其他调研方面的完善和补充。调查结果采用统计分析、理论分析等多角度结合的分析方法。

(一)样本概况

样本整体中,男生占36.3%,女生占63.7%,调查主要对象是我校大二、大三以及少数大四在校生。

(二)样本分析

黄淮学院学生在对黄淮学院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和形式的了解程度上,不了解的占39.1%,基本了解的占54.1%,非常了解的占6.8%

黄淮学院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情况呈枣核型分布,即处于两极(长期参加和几乎不参加)的学生所占比例均比较小(总计13%左右),而偶尔参加






66%)和经常参加(21%)的学生占据了绝大多数(87%以上)



对之前参与过第二课堂的哪些活动上:社会实践的占40%;各类文体活动的占55%;语言类的占15%科技学术竞赛的占23%;其他活动的占7%



在希望学校开展什么类型的第二课堂活动问题上,42%的同学选了“科学素养类” 23%的同学选了“人文科学类”57%的同学选了“艺术类”45%同学选了“体育健康类”54%的同学选了“社会实践类”



对于了解第二课堂活动的途径,51%的同学表示是通过海报、传单宣传;通过网站公告了解信息的同学占16% 65%的同学是通过辅导员介绍;58%同学通过其他同学告知;还有36%的同学是通过社团或协会组织;通过其他途径的同学占15%



从参与原因来看,黄淮学院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主要动因呈多元化状态。其中旨在“增长见识,培养能力”的占89%“培养兴趣、愉悦身心”占40%“打发空余时间、娱乐”3%期望通过参加活动来获得加分的同学占了62%



在参与方式上,通过社团参与的比重最大,占36.8%,接着通过班级组织参与课外活动,占34.2%,其次是社团活动和个人自发行为,两者总比例接近50%。此外,党团组织也是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较为常见的渠道。



在对学校关于第二课堂的评价上:有18%的人认为做得很好;47%的人认为总体来说还可以;认为人需努力的占22%;不做评价的占16%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到了黄淮学院第二课堂整体情况和发展现状,掌握了比较客观真实的一手资料,并可据以确定我们以后应该努力的方向。

三、结果分析

第一,按照文科和理科的学科因素进行分析。很多情况文理学科基本相同,但有的方面有明显差别。在“之前参与的第二课堂活动”上,文科在参加“各类文体活动”所占的相对比例要高一些,而理科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和参加社会实践”的相对比例较少;从参与原因来看,文科生“通过活动结识很多朋友,扩大交际面”所占的比例较高,而对于理科生“通过活动提升自己多方面素质”的作战比例较高;在第二课堂的规划上,文科生“有加强规划的需求”的比例最高,理科生对第二课堂“没有明确规划”的比例最高;对于“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目的”上文科生各方面基本比例差比不大,但对于理科生“完善各方面能力和开阔视野”的比例较高;文理科之间的对比也反映了文理科学生在对待第二课堂和参与第二课堂上的不同,这也为以后黄淮学院更好的,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活动提供了依据。

第二,在关于第二课堂的规划上,文科男生“有加强自己规划的需求”的比例要高出女生一些。

通过这些比较细致地对比,我们发现黄淮学院在文理科和男生女生在对待第二课堂和参与第二课堂的不同之处,男生动手操作的要比女生稍微强一点,不过这只是相对于本校学生而言,较之于其他一些高校,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






在参加原因上女生趋向于消遣,男生则趋向于兴趣的培养和身心的愉悦;在是否经常参与上,“偶尔和不是很经常”所占比重较高,这反映出黄淮学院的第二课堂活动还没有达到普遍性。在对学校的第二课堂的监管工作和政策的评价上,认为学校做的“还可以的和仍需努力”的占大部分,这说明黄淮学院在第二课堂方面得到了同学了认可,但有的地方还是可能做的不到位,仍需要努力。

四、对于本次调查的缺点分析:

1) 本次调查忽视了对“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关系的关系认识”的调查;

2) 在对各院系发放问卷时,因为总数有限,有点倾斜。不过后来都通过走访和座谈等方式进行了弥补。在处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关系上,黄淮学院同学大多都能理性对待二者之间的关系。把第一课堂放在首位,兼顾参加第二课堂,把理论与实践自觉有效地结合,从而达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的效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7385480f61fb7360a4c657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