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

2022-03-23 21:40:3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思维导图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欢迎阅读!
数学教学,思维,运用,有效,年级

思维导图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工具,能够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发挥巨大的教学价值。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常常会遇到较多问题,如在数学学习时以机械记忆的方式记忆数学知识,以至于记忆与理解的效果较差。教师可以多样化的形式应用思维导图,如帮助学生优化知识结构、基于思维导图开展预习或者复习活动、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等。如此,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数学;六年级教学

小学六年级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关键时刻,这一学年的数学知识在理论抽象性、知识点逻辑性方面的难度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并且,这一学年还是学生升入初中的关键时刻,复习教学是这一学年学生数学能力提升的关键内容。在六年级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应用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了解学习新知与复习旧知的重难点,或者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加深对数学知识点间联系的认知[1]

一、借助思维导图,归类错题原因

在六年级的学习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能够拥有较强的学习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归纳与整理能力的欠缺是大部分学生数学综合能力进步的主要阻碍原因。即许多学生并不具备良好的错误归纳整理能力,以至于在解题、考试中犯过的错误在之后的学习中会再犯,以至于自己的学习自信心受到打击[2]

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归类错题原因,以此达到通过一道错题解决一类问题的效果,提升学生的纠错能力与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在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中,教师可以错误原因为中心词,将审题不清”“数学阅读能力不强等作为一级标题,然后在这些一级标题中再延伸更加细致的错误原因。例如,题目为:今年校内图书馆藏书量比去年增加了12%,解释其百分数含义。对此,一学生的理解为:今年图书馆新增的图书数量是去年增加图书数量的12%其错误原因便可以归类到数学阅读能力不强中,并且延伸出更加细致的错误原对应用题中的单位1’的量与比较量不理解。通过对所犯错误进行深入分析与细致的归类,学生们能够对自己的知识结构疏漏处有全面的了解,进而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针对性的弥补。 二、借助思维导图,优化知识结构

数学知识是具有较强联系性的,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对其学习效率以及数学能力有巨大的影响。在现实中许多学生都是采取机械记忆的方式记忆数学知识,以至于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程度都不高。对此,教师可以引入思维导图帮助学生优化知识结构,促进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成长[3]

以圆柱与圆锥的教学为例,许多学生在学习完这一章节的知识之后,会机械记忆相关的定义以及相关的数学公式。这样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不能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对此,教师可以引入思维导图,在教学之后引导学生将本节课的知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出来。例如,本单元知识可分为第一层次,包括圆柱”“”“面的旋转三个方向,并且每个方向可以结合以往学过的知识进行详细分类。圆柱为第二层次例子,则第三层次包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第四层次则是分别对表面积与体积的详细分类,以表面积为例,可细分为表面积推”“表面积公式的常见应用”“圆柱切开后表面积的变化等内容。同理,第五层次


是对第四层次内容的再次溯源,如表面积推导便可以与圆的面积”“长方形的面联系在一起。上述内容可以由教师示范完成,然后教师便需要让学生完善每个层次的具体分支,通过层层发散,学生能够制作出系统而完善的思维导图。通过这样的思维导图绘制活动,教师可以优化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让学生对数学识之间的联系以及推导演变过程有详细的了解。 三、借助思维导图,开展教学活动

在学生们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后,教师可以在各类教学活动中融入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锻炼与培养。如教师可以在课前预习活动、课堂重难点内容突破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辅助学生的课内外学习活动[4]

分数乘法的教学为例,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并在预习完之后,以分数乘法为关键词绘制思维导图。在布置任务时,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思维导图绘制能力,教师应当只为学生提供思维导图的主要枝干,包括:含义、计算步骤、运算定律、简便运算、易错点等。在提供给学生思维导图枝干后,教师应当要求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尽可能的将思维导图补充详细,如整理教材中的运算定律到运算定律这一关键词之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基于自己对知识的认知缺陷以及课堂收获将思维导图补足并且完善。比如,在预习时,学生对简便运算没有多少认知,认为课堂上所做的习题是对运算定律的应用,并不算简便运算。对此,教师可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运算定律在简便运算中的体现。如交换与拆分是简便运算的两个重要方向,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简便运算的例题后,展示简便运算的思维导图,让学生结合例题完善思维导图,对简便运算有整体性的认知。如此,教师可以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活动质量。 教师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直观的比较,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对数学知识之间的异同点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比如,在面几何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对以往学过的各种图形进行对比分析。教师可以对比为关键词,将周长、面积等内容作为对比的具体方向。如,在周长这一关键词下,学生列举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以及相应的图像。采取这样的教学策略,教师能够充分发挥思维导图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既帮助学生回顾了以往的知识点,又使学生对新学的知识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六年级的数学教学内容难度较高,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态度有较高的要求。而应用思维导图,教师能够借助思维导图的直观、强逻辑等特性降低学生学习或复习知识的难度,并且教师还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开展对比性的教学活动,优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异同点一节。通过对思维导图的合理应用,教师能够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并培养学生的各项数学能力,促进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黄声远.思维导图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新课程导,2020(05):88.

[2]李甜.思维导图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02):20. [3]谢淑金.思维导图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天津教育,2019(34):86-87.

[4]张永莲.思维导图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新课程(),2019(03):14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78fb4ab6e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e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