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中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

2024-02-26 09:10: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朝花夕拾》中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欢迎阅读!
朝花夕拾,批判,理性,温馨,回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朝花夕拾》中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

作者:刘樱

来源:《祖国》2016年第12

摘要:《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最为家喻户晓的一本散文集,是中学生必读的一本文集。这本散文集记录了鲁迅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在阅读过程中既能回味他温馨的回忆又能深刻地感受到其理性的批判思想。 关键词:《朝花夕拾》 温馨回忆 理性判断

就像朝花夕拾四个字字面意思一样,这本举国闻名的作品是鲁迅先生老年时期所写的,回忆他童年时代的每一个片段,风烛残年之时,回想当年,一切依旧如此清晰熟悉,往日的五味陈杂泛于心中。日出时分,迎风绽放的花朵因为有了夜晚露珠的滋润而显得格外娇艳欲滴,而经历一天的风雨洗涤,留下的花儿在夕阳的映衬下也是增加了几分风韵,成为一朵有故事的花,让观赏者浮想联翩。鲁迅的文章从不遮遮掩掩,不追求华丽的词藻,用平淡朴实的言语,炽热的情感吸引读者。

《朝花夕拾》原名为《旧事重提》,共记录了10篇有关鲁迅先生的生活,其中

《狗··鼠》《阿长与》《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七篇,是回忆童年生活,字里行间无不体现鲁迅故乡当时的民俗风情与当时人心世道。另外《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是他人生感悟。当中藤野是一位正直、热诚的日本学者,范爱农是一个在黑暗中抑郁、愤懑的爱国青年,《琐记》则表达自己寻找另一类的人们的艰难和殷切希望。

这篇散文集蕴含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感,真实地再现了二十世纪初辛亥革命前后作者在农村城市、家庭社会、中国日本所经历的各种,反映了他童年生活和求学过程中难以忘却的人与事,既有对亲朋好友与师长同学的深深怀念之情,又有对旧社会、守旧反动势力的强烈抨击,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生活艰难。

鲁迅先生出生于一个相对富裕的书香世家,经历了社会大变革和家族的世道中落,接受着中国旧私塾教育,在日本留学受到各种歧视,也感受到优秀教师的鼓舞关心,受革命浪潮的影响最终投笔弃医,将文字化为利剑抨击旧社会,反对守旧势力,但他的文章却不仅有理性的批判,也蕴含着温馨的回忆。

《朝花夕拾》中我们最为熟知的一篇要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了。在百草园的那段日子里,鲁迅是快乐的、天真无邪的,在那里他可以和花草为伴,与虫鱼为伍。油蛉与蟋蟀的浅唱低吟再加上风儿的伴奏构成一曲动听的交响乐,深深地吸引了鲁迅,使得他总是趁大人们不注意悄悄溜进百草园。而三味书屋却是鲁迅眼中枯燥与乏味的代名词,与百草园形成鲜明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比。但方正博学、严而不厉的私塾先生寿镜吾思想开放,学识渊博受到鲁迅先生的敬畏。文章的字里行间中体现的强烈的情感使文章变得有血有肉,平淡朴实的话语将炽热的情感表露无疑,深深怀念着拥抱自然,流连山水,与虫鸟做朋友的童年时期,却又毫不留情的揭示了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私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阿长与》则讲述了鲁迅先生和他保姆长妈妈的故事。一开始,鲁迅十分讨厌长妈妈,讨厌她的切切察察,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讨厌她丑陋字型的睡相,不耐烦她的各种礼教,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但之后却又钦佩她讲长毛欺压百姓的故事,在长妈妈赠送自己梦寐以求的《山海经》后,作者对她的尊敬与感激达到高峰,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这位没有文化、封建落后、唠叨,却又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对生活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乐于助人的普通保姆,虽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却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这篇文章是他对淳朴善良劳动人民的温馨回忆。

《二十四孝图》是《朝花夕拾》里的一篇重要作品,这篇文章记述了青年时代的鲁迅对于《二十四孝图》的理解与阅读感受。他从儿童读物谈起,说道: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拙的《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随后他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哭竹生笋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哭竹生笋就可疑,怕我的精诚未必会这样感动天地。但是哭不出笋来,还不过抛脸而已,到卧冰求鲤,可就有性命之虞了。风趣暗含讽刺的言语指出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也同时通过此来批斗了当时中国社会思想的封建,表现了鲁迅对白话文的坚决捍卫和对封建孝道的猛烈抨击,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朝花夕拾》主要运用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的手法,阐述故事的同时又不乏对事物、人物细节的描写,将人物神韵与实践本质展露无遗,用反讽手法巧妙批判旧道德,反对封建旧制度,整部作品既有温馨回忆,又有理性判断。 参考文献:

[1]周远喜.温馨回忆,理性判断——《朝花夕拾》解读[J].初中生之友,2011,(Z3. [2]李志宏.《朝花夕拾》导读设计[J].学周刊,2010,(0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7944b76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b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