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日本现代化进程的对比

2022-10-17 00:35:3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与日本现代化进程的对比》,欢迎阅读!
与日,中国,进程,现代化,对比



中国与日本现代化进程的对比



内容提要:现代化是指近代以来,世界各国一种向以西欧及北美

地区等地国家许多近现代以来形成的价值为目标,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一般而言,近代化包括了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思想领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等。在这个层面上来对比一下中国和日本的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中国、日本、现代化、对比 正文:

中国的现代化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在鸦片战争被打开国门后缓慢地开始的。这个进程是由“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的萌发拉开帷幕的。在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的船坚炮利使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了。他们开始抛弃虚骄自大的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林则徐在广东主持禁烟期间,设立译馆,翻译夷书,使广东“海外图说毕集”。他组织编译的《各国图例》和《四洲志》直接为抗英斗争服务,受到人们的重视。林则徐还积极仿制西方战船,提出建设一支新式海军的主张。魏源也是新思想的倡导者,他根据《四洲志》等资料,编写出《海国图志》一书,书中阐述了作者“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林、魏的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启迪着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面对现实,放眼寰球,去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救国之路。在新思想的影响下,出现了之后一系列的探索近代化的活动。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从18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前期,洋务运动以“自强”为旗号,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包括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制造局等。后期,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方面的困难,“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包括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另外,洋务派从70年代中期开始筹划海防,到80年代中期,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旅顺口、威海卫两个海军基地以及海军衙门。同时,洋务派还先后创办了30多所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军事科技人才;又选送了几批留学生、进修生出国深造。洋务运动是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次具体化的尝试,学习了西方先进的器物,是经济近代化的开端。

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阶级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






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准许官民上书言事,取消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经济方面:京师设立铁路矿务局和农工商总局,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奖励创造发明,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裁撤驿站,设立邮政局;军事方面:裁撤绿营,精练陆军,改习洋操,实行征兵制,添设海军;文化教育方面:开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学堂,兼习中西学科,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新书,准许设立报馆、学会,派人出国、游历。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也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同时,戊戌变法学习了西方先进的君主立宪制,是政治近代化的开端。

之后,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提出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要求。于是,同盟会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孙中山阐发的“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革命派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武昌起义之后,全国十几个省区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宣告结束。辛亥革命以及之后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扫除了一些障碍,但是中国的现代化依然任重道远。

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都没有彻底批判封建思想,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一场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新文化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展了起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新青年》,大量发表抨击尊孔复古的文章,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主要撰稿人还有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他们大多接受了西方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后期,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来,运动中的一批先进分子,极力宣传十月革命。李大钊号召人民向俄国学习,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空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民主与科学思想得到弘扬,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新文化运动在思想文化层面学习了西方,是思想现代化的开端。

日本的现代化

日本的现代化应该说是从明治维新开始的。19世纪中期,日本仍处在德川幕府的统治之下,实行闭关政策。当时的日本社会动荡不安:一方面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日益贫困,进行了多次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另一方面,封建领主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的经济实力增强,他们对自己政治上无权的处境越来越感到不满;作为幕府统治基础的中下级武士也因自身经济状况的日趋恶化增加了对现实不满的情绪。再加之1853年佩里舰队叩关后,日本经济遭到摧残,社会更加动荡,幕府统治的危机进一步加剧。于是日本的有识之士感到要挽救日本的民族危亡、改变落后状况、实现民族振兴,就必须用武力推翻幕府统治,进行社会改革。经过几年的斗争,明治政府军队摧毁了幕府统治。

推翻幕府统治之后,明治政府一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天皇为首的新政权,另一方面向西方国家学习,积极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力争实现民族振兴、摆脱外来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7a2acb8d9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2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