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企业调研报告

2022-08-14 09:09: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下企业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调研报告,企业

示范校项目下企业调查体会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为了积极配合我校省示范校建设项目,了解企业对于数控专业人才需求的全面性要求,贯彻“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关注企业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在岗位设置、知识结构、职业素养和能力等方面的需求信息。我们机械组的教师在就业实习指导老师林蹦老师的工作配合下,先后参观了XX省真空设厂与宝石缝纫机厂。



通过这次调研,我觉得学生的相关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 学生的技术不过关。在学校,学生所学的是专业内的基本知识,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学生实训的的练习项目是以考等级证作为导向,这就决定了学生所熟悉的工件形式、材料、刀具、工艺灯方面和企业实际生产不相符。并且,受制于现有等级考试制度的一些问题,学生证书的含金量水分很严重,比如真空设备厂的王车间主任就告诉我们,拿到高级证书的学生实际上勉强达到中级的水平。

2 吃苦耐劳程度不够。随着独生子女的不断增多,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面对机械行业特殊的较高的工作强度、较差的工作环境时,往往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会选择离职。




宝石缝纫机厂的梁经理告诉我们,三个月时间下来,真正能坚持做下来的学生比列并不高,可是这些离职的学生在社会上并没有更好的选择,因为企业的环境大体都差不多的,学生自身不具备工作的态度和积极性,没有认清自我的意识,在任何单位都是做不好,呆不长的。

数控车间的郑组长说,企业在选择员工时,最为看重的就是员工的态度,其次才是员工的技能专业水准;技能水平可以通过学习培训得以提高,工作的态度必须是员工自己进行调节。这也提醒我们的老师,在教学时,不应当单纯教授专业内的有限知识,更应当与时的让学生了解企业生产的现状,学生所应当具备的健康心态。否则,学生们在走向工作岗位时,由于没有心理准备,巨大的落差和不适应,往往让他们很难习惯和调节。

3 专业化程度不够。专业化程度并不仅仅是狭义上的专业技能,它还应当包括员工对于工作的态度、认知、期望、尊重,在实际的工厂实践中,我发现我们的学生容易把在学校养成的坏习惯带到工作当中去。比如在学校里面玩手机是我们学生的一种常态,可是在生产线上手机不离手就是一种严重的缺乏专业程度的表现了;在比如在个人着装方面,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工作场合,都不应当着奇装异服,个人形象太过另类,我们的学生缺乏这种认知,在学校有纪律的约束还能做到规规矩矩,可是一旦走入社会却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这反应了我们的学校以教学没有把专业化的观念真正灌输到学生的理念当中,没有让他们认识到作为一名专业化的人员所应具备的状态。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管理中,应当多培养学生的专业化意识,专业化不能只停留在单薄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上面。从课堂到实习工厂,一言一行都应当以专业化的面貌对待实际的工作。


.



4 不能很好的实现角色的转换。由学生变成为一个工作者,要求学生们应该有很好的角色转变能力,也是人生阶段重新定义的过程。我们的学生在工作中呈现的还是学生的状态,这就很难适应发展和变化。郑主任告诉我们,很多学生在进入工厂实习的时候,仍然是沿袭着在学校时的状态,干活慢慢悠悠,不讲求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当然,角色定位需要一个过程,但是我们能不能提前做一些工作,让我们的学生尽量多段适应的时间,尽早的成长为一名专业的工作者,这也是我们职业院校学生生存的根本!

通过这一次的调研,我与时掌握了企业单位对于我们学生现状的一些评价,让我重新定位了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改进的地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职业教育的路上我们只有不断的根据市场的要求严格要求我们自己,用创新模式去教育我们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不断把我们的职业教育推向一个有一个崭新的阶段!

.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7bc5f37ac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b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