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化的象征性

2023-04-20 00:24: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现代文化的象征性》,欢迎阅读!
现代文化,象征性

要研究这个问题就要先弄明白什么是文化的象征性,“文化”一词在不同科学领域有不同的解释, 先来了解什么是文化的象征性美国文化人类学家C.吉尔兹曾经下过这样一个定义:所谓文化,即人类为了传达关于生活的知识和态度,使之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使用的,以象征符形式来表现的继承性的观念体系。由此,文化的象征性就可以理解为象征符的创造和运用对文化的意义和影响。



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中自由地创造出了以语言为代表的象征符体系,从而摆脱了自然和生物学意义上的束缚。然而,这些象征符体系一旦形成,也会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作为能动的力量作用于社会。换句话说,由于象征符体系是作为“继承性的观念体系”来确立的,它通过形成文化秩序也会反过来制约社会生活和人的行为。

正如文化本身不间断地发展到今天一样,作为文化之表现形式的象征符体系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受到符号强制的人,有时会激进有时会渐进地改变旧的符号和创造出新的符号”这种变化“体现为对旧体系的部分乖离和改造”代文化的剧烈变动正说明了这一点。

在传统的社会里,由于人们绝大部分的体力和精力要用于物质生产,所以对文化的符号性和象征性的感触并不是那么的明显,但是在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就不一样了。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到处充满了象征符,包括街头的、路边的、建筑物上的,报刊、电视、广播以及互联网络中的等等,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处于这些视觉的听觉的甚至触觉的符号的包围中。现代人正把各种各样的事物作为符号加以利用,为其赋予某种象征意义,与他人交换这种意义,并通过意义的交换来实现自己的目的。我们的生活空间正在成为一个符号空间或意义空间。

我们知道,象征符是通过人的思维在认识基础上抽象出来的。象征符的创造离不开两个因素,一是人类对事物认识的深度和广度,这是最主要的因素;二是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同样,人的抽象思维能力也不是凭空而建的空中楼阁,也是形成于实践的过程中,并且通过一代代的积累提高的。如果说,象征符的创造活动是一个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象征符的运用则是抽象还原到具体的过程,二者互为逆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象征符的创造和使用受现实生产实践能力水平的制约。

这个结论最大的意义在于,点明了某个特定时期所形成的文化象征性现象背后的本质力量。

以消费文化为例,正如美国学者J·博得利亚指出的现代社会的消费实际上已经超出实际需求的满足,变成了符号化的商品符号化服务中所蕴含的“意义”。说简单点就是由物质的消费变成了精神的消费,人们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主要不是为了它的实用价值,而是为了寻找某种“感觉”,体验某种“意义” 由于消费的符号化和象征化,现代社会的消费传播正在越来越体现出“差异化”的特点,即追求个性与众不同,在这种消费结构下,商品和服务的流行性越来越强,而流行的周期性则越来越短。

再以饮食文化为例,吃饱饭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人们更多追求的是吃背后的意义。年轻人都喜欢吃麦当劳或者肯德基,吸引他们的,与其说是麦当劳、肯德基的美味,不如说是通过对这种世界流行快餐文化的认可来标榜自己的时尚行为。还有喝红酒已经成为小资情调的标志。各地传统特色小吃也已经从过去的角色中跳脱出来,被赋予越来越多的地域文化色彩。另外,饮食形式的象征化趋


势也愈演愈烈。餐厅环境的布置,餐具的选择等等都非常注重“感觉”“意境”“风格”,追求个性和与众不同的特点越来越突出。饮食文化的象征化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大特色。

文化的象征已经不局限于消费领域和饮食领域,现代社会的政治领域、经济领域以及生活与娱乐领域也都充满了新的象征意义。象征符的不断创造和更新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与活力。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象征符过滥提供和过频变动也会造成意义、价值和规范的流动化和无序化,使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和行为产生混乱。日本传播学者林进认为,象征体系的改造以渐进的方式为宜,过激的变动或完全的更新会导致“传播过程的断裂”,引起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这个观点是值得现代人深思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7da02cc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3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