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公共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

2022-05-01 16:21: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发展公共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欢迎阅读!
公共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发展

发展公共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公共关系作为内求团结、外求合作的传播沟通艺术正是一种追求和谐发展的艺术因此有必要通过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去了解公共关系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给公共关系事业带来的影响。

一、发展公共关系的涵义

由于目前没有一个公认的公共关系的定义,只能对其涵义进行大概的表述,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在运行中,为使自己与公众相互了解、相互合作,采取传播、沟通手段争取公众的科学艺术

在此,将着重于讨论它的现实意义,即是发展公共关系的涵义所在。之所以要发展公共关系,正因为它的现实意义。

公共关系学的现实意义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认识: (一)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

对外开放需要加强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双沟通,尤其是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一方面要了解世界,一方面向世界传播自己;对外开放使形象管理的问题日益突出,需要树立公关意识和加强公关管理; (二)适应体制改革的需要

体制改革促进了横向联系的发展,使组织的社会关系日益复杂,给组织的关系状(社会关系和舆论)和行为方式带来了新的变化,因此需要应用公共关系加强组织的社会沟通和社会协调。 (三)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市场经济带来了大范围的分工协作关系和激烈和市场竞争关系,企业组织需要运用公共关系来拓展合作关系,加强竞争能力,树立组织及其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

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和沟通方法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交往观念和交往行为的变化。特别是大众传播的发展使公众舆论的作用日益增强,从而使组织形象管理的问题日益突出,需要运用公关手段来了解舆论,引导舆论,改善组织的生存、发展环境。

(五)适应社会稳定的需要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因此需要加强社会的公共关系工作,增强政府和公众之间的双向沟通,增强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的了解、理解、信任和合作,形成和谐的社会气氛。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涵义

从根本意义上讲,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大矛盾的全面和谐的社会。而和谐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一个宽容的社会,一个秩序化的社会,是公民、社会和政府相互支持配合的社会。由此可见构建和谐社会的重



1


要性,而实现这一理想目标可以借助公共关系事业加以促进和改善。

三、发展公共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联系

公共关系目的就是通过对组织社会环境关系的管理,为组织创造适合其生存、发展的和谐的社会生态环境。组织的公共关系管理是以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伦理标准,追求公共利益与组织利益的和谐一致,强调组织与社会、公众利益一致性下的发展。显然,公共关系的这种价值追求与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完全相契合的。

和谐的社会是公共关系这一事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公共关系所要追求的最终目的。它是从更高的角度来构建人类的生存和繁衍环境的,是公共关系事业建立和生存的良好土壤。可以说构建和谐社会是更为宽泛的、更为宏观的“公共关系的大事业”。公共关系则是从微观的角度来为这种社会的和谐进行修补和沟通,是在为构建这种和谐社会添砖加瓦,从这一点上说,公共关系和构建和谐社会两者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公共关系只有在和谐的宏观社会环境里才能建立和发展,才能最好的发挥自己的作用,才能达到和谐组织、塑造形象的目的。而社会环境因为有了公共关系事业才能更好的走向和谐与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在当今社会,发展公共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是一种共生的关系不能独立而存在,必须相互依存而发展。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7f3c878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9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