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影评

2022-03-20 04:34:3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1942》影评》,欢迎阅读!
影评,1942

1942》影评

冯小刚的《一九四二》这部电影,向我们讲述了70年前发生在中原大地上的一场浩劫,起先是旱灾,接着是蝗灾,然后就是国民党当局将灾区人民置于水深火热之中不顾,命令国军依然向颗粒无收的灾民要军粮,最后直至将他们视为“包袱”甩给入侵的日军„„

影片以东家老范和村民瞎鹿一家子在漫长的西去逃荒路上为主线,对比国民政府上层人物在那场灾难中的种种态度,还有美国记者白修德从底层老百姓的深入调查到国民政府上层人物的不断奔波呼吁,将整个影片连贯成一个时间链条,使我们看到——在老百姓西去逃荒的一百多天里,底层和上层两个截然不同的阶层都究竟在发生着什么状况?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底层老百姓的流离失所和上层要员坐视不管”的社会现实。



整部影片没有我先前想到的单纯诉苦的惨烈,甚至在诉苦的过程中,还隐藏着不少“冯氏笑点”,让人看后,先感觉好笑,细想后又很心酸自责!



比如花枝为了两块饼干,摸黑跟踪长工拴柱偷窥他要占有东家老范的千金星星,在关键时刻她又突然现身很坦然地对拴柱大声说:“没有弄成吧?人要是一喝了墨水,那就是条喂不熟的狗,你把饼干给我,我跟你睡!”可是先前大家不要忘记——当全村人还在老家没有出来逃荒时,花枝一大早去老范家里借粮食,少东家借机对她图谋不轨还许诺多给些粮食时,她却表现得那么决绝!只是在后来漫长的逃荒路上,花枝看不到一点点生存的希望,这些残酷的生存现实使花枝这样正经的农村少妇,也不得不丧失了最后的一点点廉耻。



还有瞎鹿的老娘在逃荒路上,半夜里惊闻儿子要卖掉小孙女是为给自己换药吃,马上就声嘶力竭地喊着:“如果卖孩子是为了我,那我现在就上吊去!”瞎鹿却没好气地回敬一句:“你想上吊,哪里有房梁啊?!”是啊,低矮的草棚,确实让人上吊求死都不能!



这种“冯氏喜剧元素”在影片中也运用得恰到好处,使人看后先不假思索地笑几声,随即就噤若寒蝉,因为细想它的背后是多么令人心酸的无奈!



使每个观众笑后又会在内心质问自己:“你怎么可以笑呢!?”于是不由自主地自责起来,仿佛自己成了鲁迅笔下麻木不仁的看客了!这种“一笑一责”的观后感,使观众观看影片不时地领略上一回,我们就这样在笑后随即自责的反反复复中,深深记住了那些难忘的情节,从而使整部影片超越观众事先“单纯诉苦”的预想,反而给人留下的印象更加深刻,这就叫做“笑的心酸,笑得无奈,笑中有泪”吧!



影片中令我内心痉挛的一幕是:逃荒路上,东家老范即将临盆的儿媳,在破草棚里生下一个男婴,母亲随即却撒手人寰,婆婆趁着儿媳身体没有凉下来就扒开儿媳的上衣,为的是能让孙子吃上一口奶,被老范呵斥了一顿:“她都五天没吃过东西了,哪里有奶呢?”老范为了能让孙子吃上奶,动员闺女星星宰杀带了一路心爱的黑猫,可是依然没能挽救儿媳的生命。星星坐在结了冰的崖壁上,


后传来黑猫被宰杀的惨叫声,此时她的眼神空得可怕,老范轻声细语地安慰着闺女:“妮儿呀,爹对不住你了,这猫给你带了一路了,爹给你杀了„„”星星直视的眼神依旧空洞得可怕!听到这话时,眼珠子才间或一轮,用沉稳得可怕的声音说:“爹,我也要喝猫汤。”于是走到临时搭的灶前,将自己最喜欢读的一本随身携带的书,也毫不客气地一页页撕了烧火煨汤!



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读过书的星星,其实撕毁得也是自己最后的一点点人生理想或者说信仰,可怕的饥饿,就是这样一点点摧毁人们最后的做人底线。



在整个逃荒路上,据史料记载还发生过“人吃人”的惨剧,这些都是人们最后的道德底线彻底崩溃的标志,只是据说导演考虑到过于惨烈,拍出来可能会被毙掉,就只拍摄了“狗吃人尸体”的场面。



其实,结局也正是验证了这一点,那就是不管是已婚少妇花枝,还是未婚女子星星,最后都走上了卖身的妓女生涯。影片在最后打出的字幕中交代了花枝和星星都在异地卖身,根本不愿再回故乡,并且拒绝提到和见到任何故乡的人和事,因为她们认为残酷的现实逼得自己走上了一条“出卖祖宗”的不归路,她们不愿意再和过去的一切发生任何联系,只是不想让亲人和自己活得太难堪„„



在这部影片中还有一个人物死得过于惨烈,不能不提,他就是东家老范的长工拴柱,他和花枝成亲后刚刚过了一个新婚之夜,花枝就让拴柱将自己卖掉,柱无奈地说:“俺刚有了媳妇,才一天就得卖掉呀?!”花枝心酸地说:“我没有男人了(她的丈夫瞎鹿寻找毛驴时被烫死在国军的汤锅里)想卖掉自己寻条活路都难,现在有了男人,就可以把自己卖了换几升小米,你带着留保和铃铛还能有一条活路。”



先前,花枝站在卖人的队伍里想把自己卖掉,但是托着留保和铃铛这一儿一女没有卖成,星星读过书容貌姣好很快被卖掉,东家老范原来许诺要将星星嫁给拴柱的,拴柱看到星星被带走了,顿时气傻了跟老范闹起来,于是花枝主动站出来抱住拴柱说自己要嫁给他,当拴柱和花枝成亲后,只此一天,花枝就让丈夫将自己卖掉,临行前还和丈夫交换了棉裤,因为自己身上那条棉裤好一些没那么破,花枝心酸地让拴柱带着自己的一对小儿女,用换来的小米奔条活路去吧!



据说花枝的扮演者徐帆拍完这一幕,情绪还留在剧情中,久久走不出来,是就一个人躲在角落里,谁也不许打扰痛痛快快地大哭了一场,才从悲凉的剧情中走出来,那是一种酝酿许久的情感的释放。许多入戏太深的演员都这样,拍完了这一幕,实在走不出剧情,就躲在摄影棚的一个角落里大哭一场,然后擦擦眼泪才算释放完毕,走了出来。



可是后来,留保和铃铛却在扒火车时掉下去生死不明,拴柱跳下火车去找儿女,在慌乱之中忘记了那袋用花枝换来的救命的小米,反应过来再回去找时,车已经开了!拴柱绝望地追着奔驰的火车跳着,叫骂着,火车还是无情地甩了他,很快就消失在茫茫的雪野中„„




跳下火车的拴柱不幸被日军当做国军抓了去,手中仅剩下女儿铃铛玩的一个小风车玩具,日军军官还给了他一个白面馒头用来交换那个玩具,拴柱认为这是女儿留给自己最后的一点点念想,严词拒绝并扔掉了馒头,凶相毕露的日军就用刺刀插住馒头,又狠狠地刺进了拴柱的嘴巴里,拴柱嘴里喷射着鲜血,很快就死了„„



从拴柱的惨死可以看出:日军并非真的同情灾区的老百姓,导演也想要表明:虽然当时在逃荒时,日军为了收买人心,甚至给逃荒的老百姓发放粮食,目的只是为了让他们充当汉奸,来消灭国军,以至于最终消灭整个中国(当然包括这些挣扎在死亡线上的老百姓),这是一条卑鄙无耻的“离间之计”,并非真的同情这些水深火热之中的老百姓啊!



可以说:拴柱的惨死将日军的残暴本性暴露无遗。

最让我抑制不住流下眼泪的一幕是:东家老范只剩下他和襁褓中的小孙子,他们随着扒火车的难民好不容易来到陕西,却遭到了当地驻军的拒绝,于是难民从火车上跳下来拒绝回河南去,那些难民慌乱之中急忙四散逃开,驻军命令他们滚回河南无效后甚至向难民开枪,老范跑得过程中不慎将襁褓中的小孙子捂死了!他发现后哭得不能自已,这是他最后的希望,没想到也没有了。唉,范家的香火也断掉了!他哭着说:“我千辛万苦带着你逃荒„„没想到„„你还是被我捂死了!呜呜呜„„我现在就剩下„„一个人了„„呜呜呜„„”这一幕随着老范掀开小被子,让人们看到那张瘦黄的婴儿小脸而催人泪下,我也抑制不住眼泪哗哗直流,是的,每个做了母亲的人,都不忍看到这一幕。



影片在最后,还是留给了人们一点点希望,那就是老范在返乡的途中,看到一个小女孩正在抚尸痛哭,她抽抽搭搭地说自己最后的亲人也死了,身在异乡一个人也不认识,老范就轻声对她说:“妮儿呀,你喊我一声爷爷,咱爷俩就算认识了。”小女孩怯生生地喊了一声:“爷爷。”老范就收养了这个孤儿,领着她踏上了返乡之路。茫茫的雪野中,有他们孤独的小小身影,镜头随即被拉远,整个雪夜白得耀眼,老范和小女孩的身影也越来越小了„„



这时候浑厚的男声旁白响起:“这个小女孩后来成了俺娘,俺娘从那时起再也没吃过肉。导演在这里很隐晦地告诉我们:这对爷俩沿途是没有任何吃的情况下,是如何解决“吃”的问题呢?大家想想随处可见的灾民死尸就能豁然开朗了。是的,那时沿途就连树皮都被吃光了,处在“严重缺货”的状态,唯有死尸不缺,随处可见。



这是一部优秀的灾难片,在这个“吃得饱喝得足”的年代里,冯导拍摄这样的片子依然意义深远,它让我们记住了我们这个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且“人祸”永远多于“天灾”,也让我们永远记住一九四二年,后来十几年过去后,历史仿佛再次重演,而且甚于那次!这个就不用说得太明白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80f30870242a8956bece4a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