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称谓语的礼貌原则对比

2022-12-19 21:27: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英称谓语的礼貌原则对比》,欢迎阅读!
谓语,中英,礼貌,对比,原则

中英称谓语的礼貌原则对比

【摘要】称谓语既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在任何语言中,称谓语都担当着重要得社交礼仪作用.中英两种语言都有一套完整得道德规范和礼貌原则,反映到日常交流和会话得各个方面.本文旨在探讨中英两种语言在礼貌原则指导下反映在称谓语方面得异同. 【关键词】称谓语;礼貌原则;对比 1 中英礼貌原则对比

礼貌原则在人类社会中具有普遍性,关于礼貌语言咨询题,国内外学者分不从社会学,心理语言学,语用学,修辞学等角度提出了很多理论模式和研究方法. 11 leech得礼貌原则

grice1967年提出了会话得合作原则,指出言语交际双方为了使交际能顺利进行,在交际中会遵循合作原则.假如讲话人有意违反了合作原则,听话人应该依照当时得语境推断出讲话人得隐含含义,即会话含意.

合作原则尽管解释了话语得字面意义和它得实际意义之间得关系,解释了会话含义是怎么样产生和理解得,但它却没有解释人们什么原因要违反会话准则以含蓄地间接地表达自己.为此,英国闻名学者leech补充,丰富和进展了grice得合作原则,提出了系统得礼貌原则politeness他认为礼貌原则能够援救合作原则,弥补其不足.礼貌原则要紧包括6个方面:

111 策略原则(tact maxim)即尽量减少他人付出得代价,尽量增大对他人得益.

112 大方原则generosity maxim即尽量减少对自己得益处,尽量增大自己付出得代价.

113 赞扬原则(aprrobation maxim)即尽量减少对他人得批判,尽量增大对他人得赞扬.

114 谦虚原则(modesty maxim)即尽量缩小对自己得标榜,尽量夸大对自己得批判.

115 赞同原则(agreement maxim)即尽量缩小与他人得意见,尽量夸大与他人相同之处.

116 同情原则(sympathy maxim)即尽量缩小对他人得厌恶,尽量扩大对他人得同情.

12 汉语言文化中得礼貌原则

中国有五千年得文明历史,中国历史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讲文明明白礼貌是中华民族得优良传统.中国学者顾曰国依照中国得历史文化背景和中国人日常交际得特点,提出了汉语,(respectfulness),(modesty),(attitudinalwarmth)和文雅( refinement)同时借鉴leech 得礼貌六原则,总结了适合中国国情得礼貌原则,共包括五个方面:

121 称呼准则即用适当得称呼咨询候对方.它体现了汉文化中人与人之间得社会关系,上下有异,贵贱有分,长幼有等在现代文化中得积淀和反应.使用恰当得称呼语被认为是最起码得礼貌准则.

122 自谦尊人准则 即贬低自己或与自己相关得事物以及尊称他人或相关得事.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得夫礼者,自卑而尊人”,也体现了汉文化中得谦虚品德.

123 雅言准则即使用高雅得语言,禁用粗语”.这一准则反映了讲话者得语言修养和自身得文化素养.

124 求同准则即交际双方尽量减少不同之处,尽量和谐一致,满足对方得要求,同对方.它体现了汉文化得尚同尊敬不如从命得礼仪.

125 德言行准则 即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得代价,尽量增大对他人


得益处,那个准则反映了汉文化中有德者必有其行以及君子耻有其词而无其德,耻有其德而无其行得传统思想.

对比中英文化得礼貌原则,我们不难发觉两者大体上都遵循了两种差不多模式:其一尽量缩小不礼貌得表达;其二尽量扩大礼貌得表达.但在交际过程礼貌原则得应用又各有特点,本文着重讨论礼貌原则表现在称呼语方面得异同,并试图分析其缘故. 2 中英称谓语对比

21汉英亲属称谓异同汉语亲属称谓系统繁复多样,且直系与旁系、血亲与姻亲、长辈与晚辈、年长与年幼、男性与女性、近亲与远亲等都严加规范,一一区分.在现代汉语中,亲属称谓大都能把其身份表明一览无余,如辈份(父辈:伯、舅;同辈:哥、妹、堂弟),父系或母系(姑、姨),直系或傍系(孙、侄孙),年龄得大小(叔、伯、哥、弟)及血亲或姻亲(哥、嫂子、姐、姐夫).

相比之下,英语亲属称谓则相对贫乏,而且指称宽泛、语义模糊,除区分辈格外,亲疏、内外、幼都可忽略不计.sister,妹同为一词,年龄大小不分;grandmother既指奶奶也指外婆,系、母系不分;uncle可指叔、伯、舅、姑父,年龄、父系、母系不分.英语中得cousin一词更是无所不能,它不但年龄、父系、母系不分,连性不也不分,囊括了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哥、表弟、表姐、表妹等一系列汉语称谓. 22汉英社交称谓对比 221 汉语社交称谓

汉语中得社会称谓,1)姓名2)通用称呼如同志”,“先生”,“师傅”3)零称呼语”,“劳驾”4)只要有头衔得,差不多上都可用作称谓.如石班长、张助理、吴科长、陈会计等.所有得职务:部长、省长、司长、厅长、校长、院长、厂长、经理等;军衔:上将、中将、中校、少尉等;职称:工程师、高工、教授、讲师、编审等;学位:博士;职业:大夫、护士、老师、会计、律师、教练等都能够加上姓称呼不人.从礼貌原则得角度考虑,4)种称呼最为普遍. 222英语社交称谓

英语,1)称谓词+,几乎都用mr+姓称呼男性,miss+姓或mrs+配偶得姓来称呼女性.2)系比较亲热得或者是熟人之间能够直呼其名,mary.3而职称+姓氏或名这种称谓形式一般常用于对皇室成员、政府上层、宗教界、法律界和军界人士得称谓.president clinton(克林顿总统),prince charles(查尔斯亲王),pope john(约翰教皇),judge jackson(杰克逊法官).一般常见得职称或职业+姓氏得称谓是doctorprofessor.dr white(怀特博士), dr smith史密斯大夫). 3 礼貌原则对称谓语得妨碍 31 礼貌原则对亲属称谓语得妨碍

311不同得礼教传统.汉语亲属称谓中内外有不,长幼有序”,这既遵循了礼貌原则也反映了汉民族传统得家庭宗法文化,依照父系血缘,围绕家长,确定他们在家族或宗族中得身份.封建礼教深入人心,礼节严格繁琐,也必定有详繁得称谓. 与中国不同,西方强调法制,没有繁琐得礼教传统和名分观念.西方人崇尚平等,自我尊严与自由,那些礼貌规则仅仅是上层社会得一种文明装饰与点缀.

312不同得生活方式.在长期得自给自足得经济社会背景下,中国人大多同宗同族而居,宗族、家族组织具有经济、教育、政治和武力自卫得职能作用.“亲亲尊尊父父子子”,族内得亲属关系严格按等级区分.

在西方人们偏爱小家庭生活方式,儿女到成年便要独立,较为多变得生产生活方式使得他们流淌性较大,没有那么强烈得宗姓家族观念.西方人强调人格平等,不管长幼都可直呼其名,以表亲近.因此英语中亲属称谓远没有汉语这么多,使用频率也没有这么高. 32礼貌原则关于交际称谓得妨碍

321汉语得头衔性称谓.植根于封建宗法等级社会中得官本位思想,汉语经常用头衔称呼表示礼貌,以示对不人得尊重.只要有头衔得,差不多上都可用作称谓.如石班长、张助理、吴科长、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8115c6c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b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