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收方联合测量典型案例

2022-04-18 21:10:0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工程收方联合测量典型案例》,欢迎阅读!
收方,典型案例,测量,联合,工程



工程收方联合测量典型案例

摘要:为了控制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正确反映工程现场的情况,项目建设的各方单位均要在施工前后对地面进行联合测量,以及对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变更工程量进行联合核实、测量收方,在上述过程,需要谨防施工单位在联测中弄虚作假,文中介绍了一些典型的联测案例供大家借鉴。



关键词:工程收方;联合;测量

前言:

在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中,为了控制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以及正确测量出工程数据和正确计算工程量,以正确控制工程造价,一般在原地面测量和工程量收方测量时,均需要施工、监理、业主(或代建单位)、财政局评审中心(或政府方代表)等多个单位一起进行联合测量。在联测时,一般是施工单位测量人员操作仪器和持尺(或棱镜)跑点,其他联测方人员因对测量仪器和测量技术掌握不够,如稍不注意就会被施工单位蒙骗、弄虚作假。笔者近几年来,经常代表所在部门参加联测,多次发现施工单位弄虚作假,并对进行纠正和批评。为尽量防止以后这类情况的发生并提高警惕,笔者把一些典型的联测案例供大家借鉴。



一、联测的方法

一般的联测方法有几种:

1、采用全站仪测量三维坐标。

2、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仪器测量三维坐标。

3、采用水准仪测量已知位置点的高程。

4、采用尺子测量长度。

二、主要联测方法的分析和案例

现阶段,工程联测中采用最多的方法是采用全站仪测量三维坐标和 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仪器测量三维坐标这两种方法,应用最多的是前面第一种方法。



采用全站仪或GPS测量时,主要测量地面的三维坐标XYZ,因为平面坐标XY对定位、长度、面积这三个工程量都有影响,其中高程Z对高度(涉及土石方开挖或回填厚度)有影响,这几个数据基本上决定了土石方开挖或回填工程量的大小。






一般的土石方测量中,主要误差点是在高程系统上,是重点注意的数据,然,也要注意平面坐标的偏差情况,只有在测量长度和面积时,才需要特别注意坐标的精确度。如果联测地面是挖方部位,施工单位为了增加土石方工程量有可能抬高地面高程,如果是填方段则相反,有可能降低地面。采用全站仪测量时,可以同时测量角度、长度(斜距),然后内置程序自动计算水平距离、高差、方位角、平面坐标、高程等。全站仪内的高程计算公式如下:



测量高程=H(测站点高程)+i(全站仪高)+h(测量点高差)-L(测量点棱镜高)



其中,h测量点高差值是仪器自动测量角度和距离并自动计算出来。

施工单位如果要弄虚作假,极有可能是改变地面测量高程,要改变地面测量高程,就要改变上述公式右侧的三个要素(HiL)或其中之一,其主要做法和预防如下:



(一)施工单位改变测站点高程H,实际上就会改变了地面测量高程

测量时都是在测量控制网点及其加密网点或转点上架设测量仪器,施工单位为了通过增减测站点高程弄虚作假,一般都把仪器架设在已改变高程的加密网点或转点上,并借口原版的测量控制网点(即设计院的交桩测量点)已被破坏或不通视。具体操作方法为:1施工单位采用错误的测站点高程或后视点高程;2施工单位在测量前展示正确的测站点或后视点坐标和高程,但正式测量时或在测量中间,趁别人不注意改变仪器内的测站点高程数据。



预防方法:1采用正确的测量站点或后视点高程(设计等第三方提供点)并注意棱镜高;2)后视到正确高程点或有已知高程点上,要注意棱镜高;3自己操作仪器或随时调出此数据检查。



案例一:某施工单位在某基础超挖回填砼前的测量中,采用加密的测站点,但把测站点高程降低0.2m,经笔者后视检查已知控制点发现并纠正。



案例二:某大型非园林景观工程项目,测量区域为挖方区而且面积大,某施工单位在进行原地面测量时,借口已知控制点上测量视线范围狭小不能测量到大部分的测区,所以转点到山顶做为测站点.当天上午第一次测量摆站时,测站点为施工单位在山顶的临时转点,后视点为已知控制点,后视的时候施工单位的人员在持棱镜且监理人员(非测量专业人员)在后视点傍站,在仪器里也看不到后视点棱镜底部只看见棱镜头,施工单位通过对讲机报来棱镜高是5.1米,后视完成后,抽点复测施工单位申报的测量资料,结果都是正确的。中午休息,下午再次设站时测量后视前,笔者专门在后视点棱镜站盯住,也没发现镜高有问题,测站的其他人员(非测量专业人员)也没有发现测站数据有问题,抽点复测结果也是正确。到晚上时,利用另一家设计院提供的地形图(电子版)与施工单位的测量成果做对比检查时,发现两者相差很大,后者比前者全部高了1.01.2米。第二天时经协商,笔者与其他部门人员从其它项目工地借调来测量仪器亲自去测




量,从交桩点到测量成果开始复核,才最终确定施工单位的测量数据成果无效。



(二)施工单位在i(全站仪高度)上的弄虚作假方法

1)正式测量时或在测量中间,趁别人不注意改变仪器内的数据;2)挖方地段抬高棱镜高,抬高的方法有直接拉长镜高或把棱镜杆底悬空;3采用特制棱镜杆或改装棱镜杆。



防止方法:正式测量时或在测量中间,自己操作仪器或随时调出此数据检查。

案例三:某施工单位在某基础超挖回填砼前的测量中,趁别人不注意,修改仪器中的仪器高度,测量差不多完成时,笔者调出仪器中数据检查发现了这个情况,当即要求把所有数据调回正确数字并对之进行批评。



(三)施工单位在L(棱镜高度)上的弄虚作假方法

1)正式测量时或在测量中间,趁别人不注意改变仪器内的数据;2)挖方地段抬高棱镜高,抬高的方法有直接拉长镜高或把棱镜杆底悬空;3采用特制棱镜杆或改装棱镜杆。



防止方法:1)自己操作仪器或随时调出此数据检查;2)派可信任的人员在棱镜处随时查看高度;3)随身带小钢卷尺复核棱镜杆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85b301959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3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