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三首《村晚》优质教案

2022-04-28 18:15: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三首《村晚》优质教案》,欢迎阅读!
古诗,下册,教案,语文,优质

最新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三首《村晚》优质教案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读准生字“漪”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4.凭借语言文字注解、图片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5.领悟作者的感情。

教学准备:作者简介、词语解释、有关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范读古诗

2、师:我们今天领略的是宋代乡村的一段美丽风光,这段风光是一位宋代诗人带给我们的,他的名字叫——雷震。

3、介绍作者:

雷震,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见《宋诗纪事》卷七十四。

4、介绍背景:晚年,诗人隐居,一日游览农家之时,路过一池塘,看见在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中的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吃掉一样 ,


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他拿着短笛随意的吹奏。

5、师:这一幕富有生活情趣的乡村晚景图,深深打动了雷震,于是使人变挥墨创作了这首《村晚》

6、释题:诗题“村晚”顾名思义这是一首描写田园晚景的诗。 二、初学诗意

1、学习前两句: 读前两句,注释

bēi池塘的岸。衔:口里含着。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浸:淹没。寒漪(yī):水上波纹。

读诗意。 2、学习后两句:

读诗句,横牛背:指横坐在牛背上。腔:指曲调。信口:是随口的意思。读诗意。 三、赏析诗句:

1、出示前两句诗,读一读,师:诗的前两句写景。首“草满池塘”是说节令已在春末,池塘里的青草已经长满。“水满陂” ,是说正逢多雨季节,因此水涨得很高。次句写远山落日。用一个“衔字,形象地再现了落日挂在山头上的情景,又用一个“浸“字,写落日青山倒映水中。诗围绕池塘为中心,以池塘中的绿草与澄净的池水,带出青山与落日,中间以一“浸”字作维系,使池塘显得很热闹,色彩也十分


绚丽。

2、读诗后两句:在宁静优美的背景中,主人公——小牧童登场了。他骑着牛儿,走向村庄,手中拿着支短笛,随意吹着。与上两句的恬静相比,这两句描绘得非常生动活泼。牧童骑着牛,不是规规矩矩地骑,而是横坐着;他吹笛也不是认真地吹,而是“无腔信口吹”。于是,牧童调皮天真的神态,活生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人为之耳目一新。后两句表现了乡野黄昏晚景的可爱,村童牛背吹笛,悠然自得,纯朴无邪而快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悠然超凡、世外桃源般的画面,给人一种恬静悠远的美好感觉。把人引入了江南优美的田园之中,使人对悠然恬静的乡村生活充满着向往。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在此之前,张舜民《村居》诗有“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句,与这首诗比,画面中少了个天真烂漫的牧童,代之以牛背的乌鸦,以显出村晚的萧瑟。同样的农村景色,因诗人的心情不同,摄取的画面便不同,一是惆怅落寞,一是情趣十足,因此诗家有“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说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878cf2940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f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