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襄功夫社火的调查研究

2023-02-16 13:39:3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定襄功夫社火的调查研究》,欢迎阅读!
定襄,社火,调查研究,功夫



定襄功夫社火的调查研究

山西忻州的社火是元宵节期间普遍流行的一种娱乐活动,它体现了农耕文明的深厚底蕴,在农村具有悠久的历史。河边的社火名叫拳功社火也叫功夫社火是一种与武术有关的民间民俗体育活动。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田野调查法对拳功社火的起源和发展进行实地的调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功夫社火表演内容的变化可以划分为拉场社火,本地功夫社火,馆传武术社火,竞技武术社火几个阶段;2.现在社火表演的内容大体有竞技武术、馆传武术、鬼扯攒三种,而且以竞技武术为主;3.在娱乐化的今天,社火以后的发展方向应是在继承传统武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而不是一味的引进竞技武术。并进一步探究得出由于武术与学校教学的分离,以及外出打工的人员增多等等原因使得社火开始走下坡路,并提出相关建议。



标签:定襄河边;武术;功夫社火

1.功夫社火的历史

1.1社火发展的几个阶段

最早出现的功夫社火是本地功夫社火,即武术表演中的套路也是当地传下的东西,河边武术最古老的套路是:弹腿、大红拳、小红拳、钩镰、滚权、单杠、大车轮、流星锤、春秋刀、白手拨枪、三节棍对打等。还有一种叫作鬼扯攒的拳种。鬼是诀法,扯是扯开牵引,攒是河南攒县之简称。社会上曾流传学会鬼扯攒,天下英雄打一半的说法。鬼扯攒拳种包括套路有拳术,器械和对练。徒手套路有:金刚拳8套,以上套路在1985年山西省武术挖掘整理中大部分归类于金刚拳类。也有一部分归到了其它拳种。这些都是传统武术套路,具有攻防实战的实际意义,有很长一段时间功夫社火的主要内容就来缘于此。所以这一阶段把它称作本地功夫社火。



在社火发展过程中都分为两大部分跑场和表演,功夫社火早期的跑场,演员不化妆,穿紧身衣,头裹白巾,不拿器械分为两队人马,前排各有领队,双方领队高举战旗(长竹竿上装三角形的月牙旗,顶端扎一鸡毛掸)前导,队员随领队冲向场中,两队相向而进,至场中两军对垒,集体亮相,双方战旗咔咔相撞,随即跑出二龙出水万家团圆(俗称大圆圈四海升平(俗称四囫囵双珠涌浪(俗称二囫囵鹰飞燕舞(俗称大圈套小圈老龙摆尾锣鼓跳涧等十多种场面。演员在跑场时一手立掌,如飞舟劈浪,同时杂以各种技巧动作,如踢飞脚,打翻身鹞,翻跟头等;也有的演员做一些高难度动作,如蝎子撩尾、鲤鱼打挺、前后蹦子等,一般需要20-30分钟。



现在的社火跑场子还像原来一样按规程,听从号令,两路跑场队伍相向而进、时而返转、时而交错、时而并合;队伍的排头旗幡招展,带领队伍一起一落,一回一折,每到一定关节,轮番着做腾空飞脚旋风脚、各种招式。与以往不同的时,虽然少了些高难动作,但加入了集体的组合动作、定势亮相,也是精彩




绝伦。跑场仪式完毕,众队员沿人群围场的内圈一侧下蹲。社火正式开始演练。出场也很有次序,首先出场的是初学武术的孩童,而后按照技艺级别由低到高逐个表演,还讲究一徒手一器械,中间不得冷场。个人单练结束后再开始对练,对练有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器械对器械和徒手对器械),有时候的对练还有一对二,一对三的情况出现。



1.2功夫社火的兴盛期

在文革时期社火也没有因世事的变化而衰败,反而推陈出新,加入生产工具的演练,如拍锹、双镰开枪等等创新项目的加入使得武术仍在继续发扬。1975年到1977年是社火发展的昌盛时期。



1.3功夫社火的扬名期

村长曲世良带头鼓励村中武术教育的发展,当时河边三村、四村都有国术馆的武术传承下来,只有一村二村没有任何武术内容,1984年新苗武馆的开办,由张能富担任教练,也为河边一村注入了新的血液,新苗武馆还有当时国家体委主席伍绍祖的亲笔题字。经过不懈努力,河一村的武术队先后参加了第二届、三届、第四届五台山国际文化旅游月的开幕表演,博得了多位领导的青睐。



2.社火走下坡路的原因分析

2.1参与人员出现断层

武术的学习与学校课间操的分离,导致武术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承范围缩小,孩子们没有渠道进行武术学习,而这些孩子恰恰是传承社火表演的希望。



另一个出现断层的原因就是搞笑节目中的小丑角色,在幽默的武术对练里,两人老是笨拙的绊倒,要不就被对手打翻在地,洋相尽出,不时引发观众张口大笑。这样的角色在大多数年轻人心目中,也没有人愿意扮演,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演这样的角色很丢面子。



同时村子里也缺乏领导人,不再有人出面组织社火,社火表演没能培养出接班人,这也是社火开始走下坡路的重要原因。



2.2资金缺乏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城市比较滞后,造成农村人口相对贫困化,再加上村中干部不能认识到社火是一种不可多得传统文化,对发展社火事宜的不支持,常不利于社火表演的发展。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889fdf6ae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4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