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时期亲子关系浅析---陈燕鹤文章心理

2023-04-10 10:28: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青少年时期亲子关系浅析---陈燕鹤文章心理》,欢迎阅读!
浅析,亲子,青少年,时期,关系

青少年时期亲子关系浅析

陈艳鹤 李琳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教育 基础心理学专业)



亲子关系指在血缘关系与共同生活基础之上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抚养、教养、赡养为基本内容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统一体。是家庭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种关系。总体来看,亲子关系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亲子关系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其次、亲子关系具有稳定性与长久性。再者、亲子关系质量的好坏对青少年的影响深远。青少年期是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该群体的典型特征是“强烈的成人感、逆反心理也比较强烈、独立于依赖心理并存”。因此,青少年期亲子关系的特征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亲子间代沟急剧加深。在青少年看来,父母思想保守落后,很难进行交流沟通,而自己作为青年一代、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敢于挑战、富有激情。这与家长的传统观念格格不入,导致亲子之间的代沟加深。其次:个性化家庭群体日益增多。物质高度发达的同时家庭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显著的特征是单亲家庭与独生子女家庭增多。青少年的心智发展还不是很成熟,父母离婚会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心灵创伤,本应由父母合力教育转而变化为单方教育这对亲子关系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的关注点却过多地放在孩子身上,结果却适得其反。往往激发孩子的叛逆情绪。再者:亲子间交流沟通存在障碍。从父母角度来讲,部分家长并未意识到处于青少年期的孩子心理、生理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依旧采用传统的权威型教养模式。这种现象就更加剧了青少年的叛逆、反抗心理,而不愿意过多地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从子女角度来讲,一些家长迫于生计外出挣钱,这些留守青少年从父母那里得到比较多的是物质满足,家长对孩子的关爱呵护贫乏,更谈不上言传身教、正确引导,最终导致亲子之间的沟通交流受阻。

1 / 3


为了更好的解决新时期青少年亲子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营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使孩子身心能够健康地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第一、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

和谐亲子关系的形成不能仅靠家庭与个人的努力,社会环境对家庭的影响力也不容忽视。民主和谐的社会氛围对单个家庭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更应该关注孩子所处身的社会环境,对于正确的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环境,可以鼓励孩子积极地去参与,而对于一些不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要教育孩子学会辨别、远离、或者如何“出淤泥而不染”,独善其身。对于一些因为工作繁重,或学历水平较低,教育孩子能力欠缺的家长,学校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对这类家长的教育,可以开设一些家长学校等。通过家校沟通,为这些家长提供一个理论上的指导,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第二、形成一种亦师亦友的亲子关系。

父母在青少年的眼中首先应是一个长者的形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谈举止要有一个榜样示范的作用。青少年已经具备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父母的言传身教比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具有说服力,孩子也更易于模仿学习,所以,父母在孩子的面前不但总要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而且还有必要屈尊和孩子交朋友,使这种形象更能够亲密自然地融入孩子的心田。

第三、转变观念、适时地沟通交流。

父母在亲子关系中地位是举足轻重的。要改善亲子关系,父母观念需要改变。为人父母,在心里总应该确立“没有错误的孩子,只有错误的父母”的观念,这样,就能够始终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看待和处理亲子关系中的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为人子者,也应该能时时处处体谅到父母的良苦用心,在尊重父母的基础上适时地与父母交流沟通。总的来说,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努力的结晶,是需要老幼双方共同维护营造的。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8db3ae6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c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