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香情浓绘端午”综合实践活动

2022-06-03 07:49: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粽香情浓绘端午”综合实践活动》,欢迎阅读!
端午,实践,活动,综合

“粽香情浓绘端午”综合实践活动

作者:王细美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9年第1



【设计理念】

为了践行“生活即课堂”的理念,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有“走近端午文化、体验端午习俗、吟唱端午歌谣、设计端午绘本”等,采用学生喜欢的游戏、歌唱、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引导学生感知中国传统民俗的丰富有趣,加深对节日的体验。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学生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精神,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了解端午节的文化,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通过学做端午粽、吟唱端午童谣、设计端午绘本等活动,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协作精神。

【活动过程】

1.走近端午文化

1)联系字源,感知屈原。低年级学生对识字特别有兴趣,仓颉造字的故事更是让他们觉得每个汉字在字里字外都蕴含着无穷的奥秘。活动首先激发学生从“端” “午”二字的起源查找,进而揭秘“端午”与爱国诗人屈原密切相关。再让学生利用网络、电视、图书、走访长辈等多渠道分组搜集端午节的来源习俗、屈原的故事和他的诗歌辞赋。在全面了解有关端午节信息的过程中,学生逐步养成了勤于搜集的习惯,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也使学生对端午节的认知不断得到完善与升华,了解屈原心忧家国、情牵百姓的思想,明白纪念屈原关键在于学习爱国精神,过端午节,贵在过出爱国情怀。

2)展示资料,了解端午。资料搜集汇总后再分节日来历(包括屈原的故事)、节日习俗、节日活动三大板块展示,如用宣传栏、手抄报、黑板报介绍端午节知识,制作剪纸、贴画作品介绍端午节习俗(包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佩香囊,带彩线等)。通过图文结合、录像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端午节的传统文化。

2.体验端午习俗

1)粽叶飘香包粽寄情 。学生由研究端午文化明白了为什么要吃粽子、赛龙舟,都想体验过端午。在家长们的配合下,学生认真学打粽叶,了解粽子的多种制作方法,如四角粽子、一把抓粽子和长粽子,等等,并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会了其中的一种。我们在端午节前夕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包粽子比赛。在粽叶的清香中,学生把包好的粽子分享给自己最想感谢的人,送上节日的祝福。

2)十足龙舟竞渡游戏。学生通过观看赛龙舟活动视频,了解划龙舟技巧,设计“十足木板陆上划龙舟游戏”。每五个学生穿着同一双木板鞋子齐心协力往前迈步,操场上呈现的“百舸争流”的激烈场面,着实让人体会到端午赛龙舟的美好感受。

3.吟唱端午歌谣


端午节由来已久,文化源远流长,也衍生出不少民谣歌赋。由学生搜集起来的端午节的歌曲、歌谣诗词多达百首,如:“雄黄酒,洒庭户,小孩头上画老虎。 一, 二, 三, 四, 五,家家户户过端午。”“端午节,艳阳照,家家门上插艾蒿。 挂丝线,戴香包,娃娃乐得蹦又跳。吃粽子,划龙船,纪念屈原永记牢。”除了念起来顺口易记,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民谣,更有文人骚客们留下的无数千古佳句。活动中学生不仅诵读歌谣诗词,教师还仿照中央电视台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的形式选取了两三首通俗易懂的端午歌谣,配上曲谱,开展吟唱活动。活动在抑扬顿挫的吟哦声中增添了端午的韵味,掀起了过端午的又一高潮。

4.设计端午绘本

通过研究,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丰富了体验,为了架起学生真实生活与内心体验的桥梁,让端午文化更深地扎根于学生的内心世界,活动最后是设计端午绘本故事。学生拿起五颜六色的画笔,描绘自己眼中的端午情景,写下自己心中的端午故事,记忆先人的贤德,保留自己的坚持,创造美好的生活。■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子弟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8dba07ff7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1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