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库”产生原因及治理措施

2023-01-16 13:44: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金库”产生原因及治理措施 》,欢迎阅读!
小金库,治理,产生,措施,原因

“小金库”产生原因及治理措施

作者:陈朝军 王春英

来源:《科技视界》 2013年第25



陈朝军 王春英

(阳谷黄河河务局,山东 阳谷 252300

0 引言

“小金库”也叫“账外账”,即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均属“小金库”。在某些方面,它已经成为产生腐败现象的一个根源和温床,严重干扰了财经管理秩序。

1 “小金库”特点及形式

其特点表现为:一是数目不公开,事项不公开,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只有极少数人知道。二是账目管理比较混乱,有的甚至不设账,发生的财务开支行为均以白条顶库的方式进行。三是开支不符合规定,凡是掌握“小金库”主导权的领导的一切开支都可以在“小金库”中报销使用。四是截留单位正常收入,该上缴国库或纳入预算使用的,没有按照规定办理,通过隐藏收入、虚报冒领等手段,把应纳入法定帐管理的资金转移到帐外,搞资金体外循环,建账外账。

“小金库”主要有七种表现形式:违规收费、罚款及摊派设立“小金库”;用资产处置、出租收入设立“小金库”;以会议费、劳务费、培训费和咨询费等名义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经营收入未纳入规定账户核算设立“小金库”;虚列支出转出资金设立“小金库”;以假发票等非法票据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上下级单位之间相互转移资金设立“小金库”。

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小金库”产生的原因有多方面,但主要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领导法律意识淡薄,从主观上讲,主要领导有设置“小金库”的意向,觉得使用“小金库”资金比较方便,没有约束。有的单位领导甚至打着为职工谋福利的幌子,私设“小金库”。认为利用这种渠道给职工发福利、发资金即使是错误的,但由于发给了职工,也没有多大问题。

二是单位监督形同虚设。单位的审计、纪检等部门的监督:一方面,可能对“小金库”现象不了解;另一方面,即使了解,由于没有群众揭发,也故作不知道。如有的单位资产管理混乱,账实不符,有的单位长期对固定资产不盘点和清理,资产效率低,对不该报废的资产进行处理不公开,但是单位的监督部门对此不予强行制止。

三是单位的财务管理薄弱。财务人员对单位某些人乃至领导的违规做法,不敢直言顶撞,不敢向上级反映,有的甚至同流合污,帮助领导做假账,逃避检查。有的财务人员只执行领导

的指令,对其正确与否,置若罔闻,认为只要自己不参与私分“小金库”,就没有自己的责任。

四是内部控制比较薄弱。缺乏民主理财机制,缺乏公众监督,单位的资金使用仅靠“一支笔”来完成。由于管理疏松,单位的一些假发票、不该开支的事项或者以白条顶支的现象只要有主要人员签字都能开支。


从多年的实践看,“小金库”扰乱了正常的资金管理秩序,滋生了腐败的温床,甚至使某些人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其主要危害有:

一是“小金库”的设置,违反了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甚至触及的法律。“小金库”隐匿、转移了国家的资产,导致国有财产的大量走失。二是带坏了队伍,使个别人产生了金钱至上的意识,请客送礼、公款吃喝、变相红包,“小金库”无所不包,腐败现象蔓延。三是容易产生分配不公下的“窝里斗”。由于“小金库”往往只有少数人知道,少数之间,竞相支配使用,一旦出现所谓的“不公”,就会出现“窝里斗”现象。

治理措施

国家对“小金库”的治理一直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但是由于其具有隐秘性、分散性、多样性和普遍性,部分单位“小金库”现象仍是屡禁不止,对此,对于“小金库”的治理,提出如下治理措施。

一是强化监督与检查。监督主要是对财务管理尤其是资金收支过程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监督资金的来源、监督资金的使用、监督资金的最后流向。监督的形式可有纪检、审计部门监督,又可有工会、职工监督,可以实行重大财务收支公示制度。对“一支笔”的管理应该转移到“民主理财”上来,对重大报销在一定范围内审查。各级检查应该注重实效,避免走过场。“小金库”的检查应重点放在:审查会计凭证——通过对所附原始凭证的审查,核实有无采取虚报冒领情况。审查收款票据——主要审查已使用发票、收据的存根联是否齐全,有无缺号情况;核实有无将收入放入“小金库”中的情况。审查货币资金——对库存现金进行突击盘点,核实是否有“小金库”的资金放入其中或“小金库”中的支出挪用了库存现金。审查往来账户——有些单位惯用往来账户过渡设“小金库”,看往来发生和结算的单位名称是否一致,看呆账核销的条件是否充分,发现疑点则进行追查,核实是否将资金转入了“小金库”中。审查收费情况——看有无已批准的收费项目没有收费或降低标准、缩小范围收费和巧立名目或提高标准、扩大范围收费的情况,收费收入是否进了账,并要注意深入到已收费和可能收费的单位、人员中去了解,核实有无收费入“小金库”中的情况。到相关单位核实——“小金库”的资金来源虽然隐蔽,但许多资金会在付款单位的账上反映,因此,要有重点地选择到被查单位的相关单位去调查核对,这是清查出“小金库”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是加大惩罚力度。对被查发现的“小金库”问题,要严格依法依规进行财务、税务等相关处理处罚,同时,还要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并依纪依法追究责任。对设立“小金库”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条例》等有关规定要求进行严格处理。其次,要将“小金库”的管理纳入单位的绩效考评指标,将其等同单位的精神文明、党风廉政建设等实行一票否决。

三是树立法制观念,从思想上杜绝“小金库”的产生。根据《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单位负责人对单位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负责。从某种意义上讲,“小金库”的产生某种程度上与领导的授意是分不开的。因此,单位领导要首先要强化设立“小金库”是违法的意识,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规定,管理好单位财务开支行为。财务人员要守住财务管理的底线,坚持原则办事,及时给领导提好建议,当好参谋,从源头上制止“小金库”的产生。

四是完善制度建设。首先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单位的所有收支都纳入预算管理,并实施严格的预算调整和追加程序,对动用超收入预算的行为要严格进行报批与审查。加强预算的执行管理,用绩效预算评价经费的编制与使用,加强结余资金的管理,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结余资金管理办法,对结余资金进行管理。其次,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要重点防范国有资产的流失,对国有资产的处置、拍卖要执行国有资产处理办法,公开处置。第三,在深化“三公”(公务接


待、交通车辆、公费出国)方面下功夫的同时,将财务监督检查延伸到会议、差旅、办公等可能引发隐形消费的环节,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第四,运用网络监督、电子政务、公务卡等方式,对单位或个人的因公开支行为进行监督。

五是公开信息,拓宽群众举报渠道。在最大程度上实施预决算公开,对群众关心的热点消费、开支问题允许一定的社会人员进行检查。其次,要鼓励群众举报“小金库”设立的问题,通过举报电话、举报信箱等方式,监督“小金库”行为的发生。

[责任编辑:陈双芹]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92549cc9d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7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