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写作文

2022-09-23 15:10: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写作文》,欢迎阅读!
故乡,今夜,作文,白月是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写作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 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 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的一首《水调歌头》借着月亮抒发了自己的情,我没有苏 轼那样的高调文采,更没有他那样忧国忧民的心情,我只是单纯的 喜欢月亮。

书上说,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约是38.44万千米,是地球的 天然卫星。38.44万千米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吧,但 是我一点也不担心。其实月亮离我没那么远。

我也曾有过航天梦,我曾梦想过我能飞到外太空去看看美丽的 地球和月亮。皎洁的月亮曾多次在我梦中出现,我也似乎看见了月 亮上的广寒宫,捣药的玉兔,伐树的吴刚和那几近完美的嫦娥姐姐 那时我坚信他们是一定存在的,可那只存在于幻想之中。 长大了,不再那么相信神话了。在图书馆里看着科普书籍,我 还是梦想着踏上月球。月球,那个仿佛发着光的星球,能够亲眼目 睹她的真实面貌该有多么美好。我想,我要去月球! 1969716日,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踏出了人类在 登上月球的第一步

20211015日,前空军飞行员杨利伟以21小时2 3分钟的太空之旅,成功完成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虽然我们不能像美国那样快速的登上月球,但是我坚信,只要 中国努力,只要中国坚持,我们会打造出属于我们的一片天,我们


也会踏上月球!而我,也会坚持着我的航天梦想,一直勇往直前的 向这梦想走去!

其实,月亮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不远。要的只是跨过去的那 一小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月夜忆舍弟

作者:杜甫 年代:唐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工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所以王得臣说:“子美善于用事及常语,多离析或倒句,则语健而体峻,意亦深稳。”(《麈史》)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杜甫化平板为神奇的本领。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诗的开头就是“旅馆”二字,看似平平,却不可忽视,全诗的感情就是由此而生发开来的。这是一个除夕之夜,诗人眼看着外面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欢聚一堂,而自己却远离家人,身居客舍。两相对照,不觉触景生情,连眼前那盏同样有着光和热的灯,竟也变得“寒”气袭人了。“寒灯”二字,渲染了旅馆的清冷和诗人内心的凄寂。寒灯只影自然难于入眠,更何况是除夕之夜!而“独不眠”自然又会想到一家团聚,其乐融融的守岁的景象,那更是叫人难耐。所以这一句看上去是写眼前景、眼前事,但是却处处从反面扣紧诗题,描绘出一个孤寂清冷的意境。第二句“客心何事转凄然”,这是一个转承的句子,用提问的形式将思想感情更明朗化,从而逼出下文。“客”是自指,因身在客中,故称


“客”。竟是什么使得诗人“转凄然”呢?当然还是“除夜”。晚上那一片浓厚的除夕气氛,把自己包围在寒灯只影的客舍之中,那孤寂凄然之感便油然而生了。

诗完一二句后,似乎感到诗人要倾吐他此刻的心绪了,可是,却又撇开自己,从对面写来:“故乡今夜思千里。”“故乡”,是借指故乡的亲人;“千里”,借指千里之外的自己。那意思是说,故乡的亲人在这个除夕之夜定是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想着我今夜不知落在何处,想着我一个人如何度过今夕……其实,这也正是“千里思故乡”的一种表现。“霜鬓明朝又一年”,“今夜”是除夕,所以明朝又是一年了,由旧的一年又将“思”到新的一年,这漫漫无边的思念之苦,又要在霜鬓增添新的白发。沈德潜说:“作故乡亲友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唐诗别裁》)之所以“愈有意味”,就是诗人巧妙地运用“对写法”,把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婉曲含蕴。这在古典诗歌中也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如杜甫的《月夜》:“今夜觞州月,闺中只独看。”诗中写的是妻子思念丈夫,其实恰恰是诗人自己感情的折光。

胡应麟认为绝句“对结者须意尽。如……高达夫‘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添著一语不得乃可”(《诗薮·内编》卷六)。所谓“意尽”,大概是指诗意的完整;所谓“添著一语不得”,也就是指语言的精炼。“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正是把双方思之久、思之深、思之苦,集中地通过除夕之夜抒写出来了,完满地表现了诗的主题思想。因此,就它的高度概括和精炼含蓄的特色而言,是可以说收到了“意尽”和“添著一语不得”和的艺术效果。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92fc463e7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4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