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社团运行和管理机制研究

2023-05-13 10:22: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校学生社团运行和管理机制研究》,欢迎阅读!
学生社团,机制,运行,高校,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校学生社团运行和管理机制研究

作者:梁艳

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3年第11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高校学生社团的比较,提出了国内高校学生社团的问题,并设计出适合的管理机制方案,以便于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者参考,借以推动高校学生社团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人才培养 社团 运行 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029-02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非常多,高校学生社团就是新途径之一。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最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涌现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学生社团和社团负责人。但是不可否认,在这些耀眼光环的背后,是众多学生管理教师的无奈和众多学生社团成员的不满。针对这种社团管理现状,尝试探索适合当前中国教育现状的社团运行和管理机制迫在眉睫。

1 国内外高校学生社团现状 1.1国外高校学生社团现状

国外学生社团发展时间早,各方面机制比较健全,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总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学生参加社团的积极性非常高。参加社团的想法和观念深入人心,不需要学校刻意动员和宣传,主要依靠社团组织自身的魅力吸引成员的参与,完全是主动、自愿的,就能达到较好吸收新成员的目的。其次,国外学生社团经费充足。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国外学生社团组织通过自己支付、想办法募捐、学校支持等途径,获得较为充裕的活动资金。再次,国外学生社团管理规范。从设立申请到监管都有详细可行的各项规章制度,用这些制度规范社团活动范围和活动性质。 1.2国内高校学生社团现状

国内高校的学生社团起步较晚,运行和管理各方面尚处于摸索和计划阶段。呈现出以下现象:首先新生参与社团人数多,高年级学生几乎不再参加学生社团。新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最高,刚到大学觉得一切很新奇,就不管不顾,报名参加很多个社团。实际上,不少新生仅仅局限于报名而已,没有真正融于社团组织。到了二年级,除了个别负责人之外,学生基本上不再参与社团活动。其次,在活动过程中,签个名,摆个展板,开个讲座,参与活动的人数越来越少。究其原因,是国内高校社团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难以解决,制约了学生社团的进一步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 国内高校学生社团存在问题 2.1管理者思路僵化

现有的管理模式和思路都是把学生社团当作学生会一样来进行管理。在工作过程中,没有体现社团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社团做学校安排的活动多,自己的活动少。长久以后,就形成学校安排大动,社团小动,学校安排小动,社团不动的不利局面。 2.2管理制度不健全

管理制度不健全体现在方方面面,首先是学校管理制度不健全,其中包括社团设立制度和管理、监督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详细的、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经常依靠老师个人判断,这就导致有些社团成立困难,例如拳击、跆拳道等有可能产生身体伤害的社团,因为在缺乏相应管理条款的情况下谁批谁负责,审批老师个人承担风险太大,学校学院的老师就难以批准。另外在社团监督管理上,校院管理权责不清,导致对社团监督不到位。其次是社团自身制度不健全。许多学生社团仅有简单的章程,缺乏相应的详细运行制度,导致在实际管理中,学生社团的发展规划、财务运行都受到大的影响。 2.3活动设计水平亟待提高

社团的吸引力决定着社团人才的质量。社团人才的质量又直接影响社团的吸引力。有些社团缺乏高素质人才,对活动的设计能力有限,仅仅局限于办宣传板、签名、拉条幅等简单的形式,难以取得良好的活动效果。有人这样形容社团活动:第一次新成员全到,第二次剩一半,第三次四分之一,没有第四次。因为第四次没人参加,要等来年新成员参与。这说明,要想办好社团,首先要把活动策划做得好,有吸引力,这样社团发展肯定会越来越好。 3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机制方案设计

从社团管理思路着手,要做到社团管理重设立、重规范、重监督、少干预。摒弃传统的计划和包办式管理,充分发挥社团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让社团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自由运行。学校学院的学生工作管理者不参与社团日常管理,尽可能减少对社团的干预。但是少干预并不代表完全放任,而是通过社团活动申报和活动效果来评估和监督社团的运行情况。让社团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的、愿意长期参与的、并能得到锻炼的良好素质教育途径。

社团运行重制度建设,包括学校的社团设立章程和审核制度、考核制度、社团自身日常管理规范、社团成员行为规范、社团发展规划等制度要健全且落實到位,是社团发展有章可依、有规可循。

社团管理方法上,指导与考核并重。重视活动前期申报的指导工作和年度考核工作,使社团活动和发展方向不脱离思想政治教育主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校院对社团物质支持上以奖代补。为了改善现有的社团经费仅靠会费维持的局面,采取两项措施:首先是放开社团管制,让社团可以自己到企业或其它地方募集所需资金。其次是通过社团活动的前期指导和考核效果,确定社团考核等级,进行资金的奖励,用来补充社团自由资金的不足,也有利于提高社团成员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促进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 4 结语

本文在对比了国外和国内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国内高校学生社团出现的问题,设计了相应的管理机制方案,重点强调了高校学生社团的规章健全、运行相对独立和社团工作的监督和考核。 参考文献:

[1]石国亮.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新趋势[J].青年探索,2009(03).

[2]陈振明,薛澜.中国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和主题[J]. 中国社会科学2007 (03). [3]文学.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及其指导[J].中国青年研究, 2006(06).

[4]周频,杨德良,周清香.建立高校学生社团可持续性发展的长效机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06).

[5]周伟军.大学生社团功能的社会学分析[D].天津理工大学,2012.

[6]张瑞.大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和措施探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957dc96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8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