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绘画能力

2023-01-24 10:08: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绘画能力》,欢迎阅读!
绘画,小学生,能力,提高,如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绘画能力

作者:易美媛

来源:《世纪之星·交流版》2016年第04

[ ]小学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学科,是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个必经途径。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综合素质;绘画能力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学科,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较好发展的最好学科。美术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绘画知识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能力,形成美术智能。美,是生活中合乎规律的、与其内容和谐统一的、丰富独特的又令人愉悦的具体形象。小学阶段是学生初步接触美术的开始,教学要在学生学习初始阶段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那么怎么提高小学生的绘画能力呢?以下我简单的谈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绘画的兴趣

兴趣是一种先天性情绪,它推动着人去积极地寻找满足他感兴趣的事物途径和方法。可见,兴趣是学生学好美术的一个必要条件,没有浓厚的兴趣,难于获得出色的成绩,并且学生的创造力也得不到发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美术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一是先向学生讲清美术的实用性和重要性,二是以直观的教学方法,通过直观的范画直接去打动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内在的心灵与老师同步共振,以直指人心的方式开启学生的心灵深处的潜在智慧和潜在的好奇心、自信心,加强树立我能画好的信心。三是让学生欣赏一些名家或同龄人的优秀美术作品。老师利用多种教学媒体,增强教学的形象性、趣味性,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让学生感到有趣,从而自觉产生绘画的需要,积极投入到绘画活动中去,正如叶圣陶指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学生一旦进入了绘画情境,便会产生一种亲近感。另外,办好学生的美术展和定期举办画展成绩汇报展出,这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美术创造才能,激发学生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重视观察力的培养,加强视觉训练

绘画是视觉艺术。观察力的培养,是提高绘画才能的基础。要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进行系统、周密的观察,包括对稍纵即逝的事物进行精确的观察,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注视世界,从生活中提炼出自己的主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以多方面的。如目的观察、多角度立体观察、比较观察等。目的观察是说观察目的要明确要有的放矢的指示观察对象,提出观察任务。例如,校园内的花朵开放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宣传栏,介绍花名及观察时,应注意花的形、色、味、叶、枝干的形状和它们的四季变化等,使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主动支配自己知觉,把注意集中在观察物像上,收到良好的效果。多角度观察是说学生观察要全面,要抓住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观察事物的整体意义,才能在头脑中确切的建立总的印象。例如:我让学生眯起眼来看整体,张大眼看仔细,远看一片,近看一点,还可以侧着看、颠倒看、胯下看等立体地观察,使之不千篇一律,这样可以从多方面来认识所观察的物体。比较观察是说在观察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比较法区分各观察物之间的异同。如卷心菜的绿有哪些异同?通过比较,使学生辨别色彩的能力有所提高。为了引导儿童更准确的表现事物,在美术课上我注意让学生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去观察,只有用比较的方法去观察,才能准确地表现绘画对象。 三、培养学生的构思能力和造型能力

培养学生的构思能力和造型能力是提高学生绘画能力的重要的前提。教师在绘画教学中需要注重强调每个学生都要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尽量不要重复别人已经画过的题材。因为在构思过程中,最为忌讳的就是雷同。这一点对低年级同学来讲尤为重要。低年级同学容易互相影响,画《红色的画》一听说有人要画灯笼,又有不少同学也要画。教师在指导学生绘画时一旦发现有同学有独特的、深刻的构思,应该立刻给予表扬、肯定。为了使学生提高构思能力,教师可以不断地给学生介绍在绘画中的一些故事,比如凡高的《向日葵》,宫建国的《红日悠悠》等等,深入浅出地分析一些作品的特色,开阔学生的眼界和丰富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从小学就有美术创作的初步构思能力。从小培养学生能够艺术地感受生活中美的事物,这是学生绘画能力的一项很重要的基本功。有些同学画得不错,但是没有什么新的题材,都是画一些比较常见的题材,没有新鲜感,就是因为不懂得艺术地感受生活中的美。学生学习绘画必要要扎实的学,没有这一条,学生的表现力将受到限制。要想使学生创作画的水平得到提高,平时的美术课必须严格地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别是教材中的人物画、风景画等与创作画有着直接关系的教材,更重要的是给予重视。人物画是儿童应当努力掌握的基本功。在小学教学中,人物课的安排比较多,在学生创作过程中经常有各种各样动态的人物:如课间活动的同学、做劳动的同学等,教师应该根据结合教学实际合理的教学使学生尽快地掌握画人物形象和动态画法。在临摹画、写生画、记忆画等课程中要突出写生课。学生只有通过写生课的锤炼,才能称得上是真才实学。对风景画的练习范围应当理解得宽一些,不要以为只有山清水秀的公园才叫风景,在学生创作中,可能出现附近的街道甚至校园,都应该列为练习的对象。培养扎实的造型基础并不是说在学生没能学好一些绘画技巧之前就不能画创作。 四、鼓励学生大胆实践

有些学生画画时总怕画不好,放不开,主要原因是因为作画不够大胆,主观上认为画小点比较容易,从而导致构图不美。因此在教学中应不断鼓励他们大胆轻松地作画,并纠正构图上的错误。如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第三册要求学生画大街上行驶着的汽车的情景,有些同学总是画的很小、画面构图非常小气,从进校的第一节美术课就要求学生把作业纸画满,并把这一条作为绘画常规来要求。这样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比较简单直观的构图意识──要把作业纸画满,主体物象就要画大些,背景就要画得丰富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提高了画面的丰富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提高了画面的整体效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960bd1e64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3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