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

2022-03-24 18:19: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欢迎阅读!
年级,数学,小学

小学三年级数学《等量代换》课例分析

0902 蒋雪

一、对教学过程的分析 1.引入课题

如何快速有效地引入新课题,及时把学生带入快乐而充满学习氛围的新知识的殿堂,是起始的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它是开山第一锤,对弈第一招,话剧第一幕。这第一锤、第一招、第一幕,能否敲得开、走得活、演得好,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成败。而课题引入关键在于它的准和稳。一次成功的引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而且也是接下来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催化剂。 本课教师钱守旺采用的引入课题的方式是——典故引用。“曹冲称象”是人尽皆知的有趣的数学故事,故事中由于大象太大而无法称量,于是主人公曹冲便想到了一个聪明的办法,用同样重的石头代替大象,拿到秤上去称,最终得知大象的体重。钱老师采用课件演示的手段,完美地展示了曹冲称象的全过程。然后,提出问题——“‘曹冲称象’这个故事中包含了一种特别的思维方法,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启发同学们自己点出本节课课题——等量代换法。

由此观之,典故运用,恰到好处。不仅准,而且生动。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式提问,让学生自己明确课题,有了课堂学习的目标。 2.教学过程

钱老师把整堂数学课设计成了一个闯关游戏既满足了小学生的好胜心理,使课堂变得活跃有趣。

智慧闯关的第一关【跷跷板】

1 出示“一只狗=两只猫”,然后提问学生,两边上同样数量的同种动物,

跷跷板两端是否平衡?

2 提问:左边上一只狗,右边上两只猫,跷跷板是否平衡。

3 提问:左边下去几只什么,右边下去几只什么,跷跷板才能平衡? 4 把动物换成羊—猪—牛,一个跷跷板换成两个,即出现两种等量关系,

以其中一种动物作为中间量,问另外两种动物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5 给出不平衡的两个跷跷板,来看两种动物谁更重(通过中间量的替换) 分析:从(1)到(5)的设计,我们可以看出钱老师根据认知行为和思维模式的特点,把待学习的知识由浅及深地做了安排。起初采用两边同时加同种动物;后到两边同时加不同动物;接着采用逆向思维,让跷跷板的两边同时下去同种和异种的动物;再然后,把等量关系提升到两个,通过中间量的替换才能得出答案;最后把平衡的跷跷板换成不平衡的,也就是把等量关系变成不等的关系,让学生判断大小。这样的安排,可以说是循序渐进,在稳中求胜,一步步将等量代换的本质深入人心。 智慧闯关的第二关

第二关包含两个部分。其一是天平称重,同样是两个等量关系,只不过三种实物变成了两种,另外一种是以砝码替代了实物。其二,钱老师出了一道奖章兑换的题来解释等量代换的意义。


智慧闯关第三关

用三角形、正方形和数字,代替了前面的实物,等量关系仍然是两个,目标求出第三个等量关系。

【智慧闯关】分析:三个关卡实现了层层递进,第一关的所有东西都是实物,第二关把其中一种换成了数字,第三关把实物换成了抽象图形和数字。综上所述,这一过程实现了从具象到抽象的思维过度。到了第三关,代换的东西由一类变成了两类共同拿去代换,加深了学生对等量代换的理解。

最后一个环节是【智慧大比拼】,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习题部分,练习题的设计由简到难,渗透了层层巩固的特点。 二、教学手段和效果 1. 顾及每个学生

我发现钱老师上课有一个特点就是力争照顾到每位同学的感受,从抽学生回答问题这方面就能看出来。他这一堂课几乎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一点也提醒了我们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要关注每个孩子。同时,对每个孩子的提问也让钱老师掌握了这个班级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激励型教学

钱老师随身携带了面值不同的奖票,面值1001000不等,一旦学生回答出了问题,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颁发不同面额的奖票。这一举动或许在大人眼中显得十分幼稚,但在小学儿童中,这个方法是十分奏效的。有激励才会有动力,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同时带动了课堂气氛,岂不是一举两得。 3.小组讨论制

当学生们出现意见分歧时,钱老师并不急着公布正确答案,而是让学生们自己组成小组,对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最后得出结论。这样既使学生培养了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又让他们摒弃了依赖思想——问题不能靠老师,只有自己解决! 4.一题多解

让学生对一道题运用不同的解法,培养他们全面思考的能力。 5.让学生自己讲题

让会做的同学到讲台上讲题,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更是对勇气的一种锻炼。

三、总结与体会

钱守旺老师的这节《等量代换》课,让我品味到数学教学的乐趣,学习到数学教学的一些技巧。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构建一个民主自由的课堂也是一门学问,能与学生互为老师这样的风格的确是我所赞赏的。希望在以后,我的课堂中,孩子们也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让我们共同感受,共同亲历知识探索、知识获得的美好!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9633bd349649b6648d747e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