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儒敏谈作文

2022-07-18 09:54:4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温儒敏谈作文》,欢迎阅读!
作文,温儒敏



温儒敏:文笔不是作文教学的第一要义

——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 ■某报记者 赵小雅

■作文教学不是培养作家的,作家的标准不能简单套用 ■套路作文教学败坏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胃口

■作文教学的第一要务是文通字顺,有一定的思想内涵 ■大量阅读、适当练写是写作教学的基础

记者:每年的高考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中,最受关注的往往是高考作文,可以说这是一种社会现象,您怎么看这种现象?

温儒敏:这跟语文的学科性质有关语文属于基础学科,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到处都有语文象,说话写字读书看报都有语文,所以人人都在“语文生活”之中,有点“动静”就容易成为议论焦点而且好像谁都可以对语文、对作文发表意见,不像数学物理化学等其他学科,没有一定的专业素养不好随便插嘴每年高考之后各种传媒铺天盖地都在炒作语文、议论教育高考作文,也从一个方面说明这门学科的社会性、人文性。另外,传媒的“话语权”很多掌握在文科出身的记者编辑手中,他们本身就是靠语文能力“吃饭”的,对语文现象情有独钟也不奇怪。高考作文本来也见仁见智,容易引起争议,正好为传媒提供了吸引眼球的素材实际上,传媒的过分关心有时会干扰学术探讨语文教育,包括作文教学,其中有很多复杂的学术问题,不是痛快文章所能解决了的,需要大量意气消沉静的调查研究,传媒过于关注往往会帮倒忙,甚至产生困扰比如报纸上常见有的作家总是把作文教学说得一钱不值,恨不得全都像他们那样写放达文章其实这是两往返事,作文教学不是培养作家的,作家的标准不能简单套用

记者:每年阅卷完毕,总有一些考生的作文现象引人注目比如今年的四川籍一考生用甲骨文写作文,也有的考生08高考录取分数线用寓言体写作文而湖北一考生写的古体诗作文《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更被奉为2009高考最牛作文您是怎么评价这样的个性化高考作文以及人们对个性化作文的追捧现象?

温儒敏:我没有读过所谓“最牛作文”,料想可能的确是有才华,阅卷者破例给个高分也无可厚非。其实每年阅卷,对于某些有才情个性甚至走偏锋的作文,老师们也还是以欣赏与肯定居多的。这些年新课改的精神深入人心,大家比较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对那些应试式的“套路作文”都很反感,这种社会心理就寄托在“最牛作文”上。其实,所谓“最牛作文”毕竟是很个别的,没有多少代表性。据我所知,“套路作文”在高考作文中还是占多数。话说回来,高考作文是“带着镣铐跳舞”“镣铐”就是考试的必要限制,如果“太文学、太自由、太不着边际,甚至有意冒险走偏锋,难免给评分的控制带来难度,考生也可能吃亏。高考作文和文学创作毕竟有差别,那些高分的作文总是既遵循规则,又尽可能摆脱通常的套路,显现自己立意构思的个性的。如果平时阅读写作训练较多,整体能力上去了,应对高考那些“规矩”并不难,“带着镣铐跳舞”也能跳得很“牛”至于那种走偏锋办法,我认为在教学中不值得提倡

记者:为应对高考,通行的是以范文分析为核心的文体“套路”的练习准备,您对这样的“套路”怎么看?

温儒敏:模仿式的作文教学对于学会一般的文字表达,也不无好处以“仿写”作为一种初级写作教学的办法,通过系统上课和反复练习,让学生认识和练习写作的基本技能,会有所收获但不应当把“仿写”沦为“套路”,着眼于“套路”这种学习太过了,肯定束缚个性,形成“八股”现在有很多作文书,不宜让学生多看,观多了,匠气就来了,兴趣也就没有了,那毕竟是敲门砖那种专门给学生讲作文套式窍门的所谓作文教学,也不应当提倡。为什么?败坏胃口即使考上大学,学生对这一套也可能深恶痛绝

上学期我给北大本科生上课,作了一个调查,想了解当今大学生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感受与看法结果很不理想,半数以上大学生对中学语文教学特别是应试式方法表示反感有些同学说:胶原蛋白排行瘦身霜去痘痘最有效的方法口碑怎么样才能瘦腰洗面顺丰快递查询排名顺丰快递价格查询瘦腰胸部怎么变大卸妆怎样快速瘦腿美白怎样瘦脸最快最有效眼线眼霜什么牌子好减肥美白祛斑产品排行榜“作



1


文带给人的折磨一辈子都忘不了,他们回忆面对高考“铺天盖地的作文参考书、满分作文解密、各种作文文体结构、素材的迎面袭来,让我们迷失了方向„„作文成了木偶戏,而不再是本色演出,那根操纵木偶的绳子就是高考高分作文的潜规则”学生们看透了高考作文的某些套路程式,认为无非就是所谓信心、希望、信任等一套不变的主旋律,如遇到“留给明天”或者“愿景”之类题目,将平时准备好那些素材套路往上一套,开头结尾点点题就可以了老师一般也不希望学生太多创新,因为高考改卷无非就是观是否切题、结构、字句如何,每篇两三分钟就翻过去了,哪有时间欣赏你的创新?于是有的学生考了高分,也观不起自己,“喜分数之高,悲文章之差”,知道就那么回事还有的学生回忆中学老师教如何吸引高考改卷者的眼球,框架如何变通,成语妙语如何贴上去增色,等等,甚至“感情也可以模仿”有些学生慨叹,“长期写着华而不实或者自己都难于相信的文章,又何来心灵的慰藉与净化?”所以我觉得范文仿写是可以的,但不应沦为套路作文教学,那不利于健全的情感与人格的培养,还可能养成说空话大话的弊病,败坏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胃口

记者:对于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有各种评论,比如有人认为联系现实类的题目会更好的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也有人认为这类题目反而是忽略了我国农村与城市教育差距的现实您能不能总体评判一下今年的高考作文题?

温儒敏:大概从2006年开始,高考出现较多新材料作文,就是想放开。今年很多省市的作文题都很放得开,可以让考生发挥但有些作文题目还是可以斟酌的比如北京的题目“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很多人说出得好,想象发挥的空间比较大但这可能是侧重考想象力的题目,有些飘,容易跑题对女生或者艺术感悟力较好、文笔较好的学生可能有利,可以写得抒情、柔美、富有文学性相比之下,我更加欣赏那些比较有规定性,又有发挥空间,而且主要考文字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题目如江西卷让考生就兽首拍卖发表看法,辽宁的“名人代言”,江苏的“品味时尚”,等等,绝大多数考生都会有话说,不容易跑题当然,有些题目于农村的考生来说,可能陌生一些,他们限于条件,视野可能比城市孩子要窄一些,这的确也是出题时需要考虑的一方面

记者:近年来,抒情散文在高考作文命题中一直占据相当比重有人说,抒情性强的作文题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学生的理性批判意识您怎样看待这种看法和这种命题趋势?

温儒敏:高考作文出题恐怕不能过于偏重文学化、抒情化语文教学包括作文教学主要培养表达能力,特别是书面表达能力,能写通顺、清晰的文字,这是最主要的,其次才是抒情、审美,等等高考作文恐怕还是要侧重考文字表达能力,当然,其中也就包括思考能力现在我们的语文教学比较注意文学性,语文课中文学类课文占70%以上这样容易给人造成错觉,觉得语文与作文就是追求文采、文笔以这种教学模式或者教学传统培养出来的学生,思考能力、分析能力不见得好,但可能很在意文笔,以为文笔好就是语文好,这是误解。事实上,多数语文老师在教学中,特别是写作训练中,可能是偏重文笔的准备高考作文时,也往往教给学生如何把文字写得漂亮,怎样用某些套式,加上某些漂亮的格言、警句、人生感慨、历史掌故,等等,故作深沉去吸引改卷子的老师,整个路数是往抒情、修辞、文学的方面走我给大学一年级学生改文章,发现多数都是抒情体、描写体,即使议论文,也往这方面靠,总是用很多形容词,但不太会论述,缺少思想内涵。我们的作文教学第一要务是文通字顺,有一定的思想内涵,然后才谈得上其他文学性、文笔等,不是作文教学的第一要义

今年有些省作文命题太过“文学,容易造成跑题,如“踮起脚尖”“运动会上的兔子”“弯道跨越”,等等相比之下,我倒是比较欣赏国外的一些高考作文题比如美国大学入学考试有过这样的作文题:给出一份关于收录机的说明书,让考生想象给奶奶写一封信,让奶奶喜欢并决定买这个玩意儿,并学会使用你看,这里有情感、想象、思考,学生不会跑题,又能比较真实地考查其表达能力还有今年法国大学入学考试的作文题,如“世上是否存在任何科学都无法解释的问题”“技术进步是否改变人类”“历史的客观性是否意味着历史学家的公正性”,等等让学生展开论说,等于写一篇小论文了,这是需要平时大量阅读思考积累才有话可说的,而且主要是考查理性思维、逻辑能力,当然还有表述能力我看这些作文题让我们的研究生来做都很困难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我们的语文教育偏重文学性、抒情性,而对理性思维训练比较欠缺我希望对这个问题能有人作专门研究,这是牵涉到教学指向的大问题

记者:有人说,作文是语文能力的集中体现,您怎么定位作文与语文能力之间的关系及作文在语文试卷中的地位?



2


温儒敏:写作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写作能力不是作文本身能够解决的语文整体水平上去了,写作能力才能上去国外有人作过专题调查研究,对高中不同班的学生作不同的写作教学试验一个班每周一篇作文,老师认真批改;另一个班3周一篇作文,其余同样时间鼓励大量阅读一学年下来,两个班写作能力都有进步,但以阅读为主的那个班进步更明显结论就是:多读比多写能更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因为写作次数本身不会增加学生的信息总量写作主要属于信息输出行为在一次次的写作过程中,学生对于已有的素材进行筛癣剪裁、组合等,其写作技巧和语言运用的熟练程度可能会有所提高,但是对于学生总体的信息量、信息结构和精神能量影响不大而多读就不同了,它能够不断增加信息量,改变知识结构阅读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想象力,提高分析概括能力,下笔时思维更加活跃而且阅读可以获取大量写作素材,词汇量大增,语感形成,这些都是写好文章的基矗总之,阅读量增加,与写作水平提高是成正比的所以,教师应当特别重视阅读,鼓励阅读,尽量扩大学生的阅读面,知识面无论用什么教学方法,都应当读写结合,大量阅读、适当练写这是写作教学的基矗至于高考作文在语文试卷中的地位,多数学和教师都是重视的,不过也有争议,有的学者认为既然作文是综合能力体现,那就只考一篇作文可以了也有的主张把高考作文分数从现在的60分提高到90分我认为作文虽然重要,但只考作文恐怕不行,60分提升到90分也不合适,因为作文考试评分标准比较不好掌握,高考还是要充分考虑公正性与相对稳妥性的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97552d00912a216147929f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