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示报告结束语

2023-08-06 15:38:0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请示报告结束语》,欢迎阅读!
结束语,请示,报告

篇一:请示结语的常规写法有 请示结语的写法

一、请示结语的常规写法有:

“当(妥、可)否,请批复(批示)

“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复(批准、审批) “特此请示,请批复(批示)

“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转报……审批”等。

二、请示结语不规范现象,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五种: (一)无结语

不是所有公文都需要写结语。“命令”“决定”“决议”“会议纪要”等,不需要写结语,言尽即止。但“请示”必须写结语,这是由请示的文种功能决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凡是在工作中遇到不知如何解决、无权解决、无力解决及按规定应报经上级决断的问题,都要请示。下级机关只有在得到上级机关批复后,方可按照上级机关的意见安排下一步工作,不能擅自做主和先斩后奏,所以请示带有强烈的“期请性”行文中,必须在结尾处明确提出请上级机关“批示、批准”的要求。请示如果不写结语,就意味着不需要上级机关“批示、批准”“事前请示”就变成了形式主义,“请示”也成了一张白纸,失去了其本身所具备的功能。

(二)与“报告”结语混淆即将请示的结语写成了“以上报告当(妥、可)否,请批复(批示)。这种写法要么把请示当成了报告,要么把报告当成了请示,要么在报告中夹带了请示事项。不论哪种情况,都混淆了请示与报告的区别,最终导致的结果是:该批复的请示没有得到及时批复,延误了时机,给工作带来不应有麻烦。报告是陈述性上行文,目的是让上级机关了解情况,不要求上级机关答复,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报告可以表态也可以不表态,所以报告的结语一般用“特此报告” (三)不能正确体现行文规则

一种情况是对“逐级行文”认识不清,要求上级机关审批应由上级机关转报的请示。《办法》规定:“不得越级请示和报告”有时直接上级机关无权审批请示事项,需要再向上级请示时,请示的结语应写成“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转报……审批”而不能写成“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审批” 另一种情况是对“批转”与“批复”认识不清,将要求上级机关批转的请示写成了要求上级机关批复的请示。如:“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区、各部门彻执行”。这里“批转”不能写成“批复” (四)语气不当

请示是典型的上行文,语气要谦恭有礼,以示对上级领导机关的尊重,但要把握好尺度,既不能过“软”,也不能过“硬”。过“软”,是指语气过分谦卑。有人认为“请示”是请求上级机关办事,说得越客气事情越好办,所以结语写成“以上想法尚不成熟,请领导指正”“以上意见不知是否可行,请上级领导决策”。请示是公文,不是私人信件,没有必要过分客气。这种写法既啰嗦,又缺乏自信,给人“上交矛盾,不负责任”的感觉。过“硬”,是指语气太直,甚至含有命令、强迫之意。如“请指示”“请批复”“请批准”,太过简练,缺少过渡,不委婉。再如“我们认为此事应……,请领导批示”也不可取。 (五)语法逻辑有误

请示中常用“当(妥、可)否”一词,意为“不知当与不当(妥与不妥、可与不可),具有肯定与否定的双重含义,与后面的“请批复(示)”或“请指示”搭配,表示“自以为妥,但惟恐水平低微,尚需领导指正”的意思。有人将其写成“当(妥、可)否,请批准”,即“当与不当,都得批准”,逻辑错误显而易见。篇二:(请示) 关于请示


(一) 请示的适用范围

《办法》规定: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凡本机关无权解决和无力解决的事项,事前都应该向上级机关请示以获得上级机关的指示、批准和帮助,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和困难。

(二) 请示的特点

1、祈请性2、期复性 3、双向性 4、单一性。 (三) 请示的种类 1 请求指示的请示。 2 请求批准的请示 3 请求批转的请示 (四) 请示的写法

请示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和落款四部分组成

标题:请示的标题通常用完全式标题。 例如:xx大学关于增拨教育经费的请示 注意:标题的事由(主题)部分不能出现祈请类的词语,如“申请”“要求”“请求”等语。例如:xx关于请求(申请、要求)解决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经费的请示》 主送机关:〈办法〉规定:1、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不得多头主送,需要同时送其他机关,应当用抄送形式,不得抄送其下级机关; 2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得以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请示。 正文:

1、请示理由 常见的开头方式有:原因目的根据式 “由于(鉴于)、为了、、根据、 原因目的式:“由于、、为了、 请示理由之后,一般用“为此,现就xx问题请示如下”或“特作如下请示”或“为此,特请示、”或“恳求、”语句过渡,引出请示事项。

2、请示事项:是请求上级机关指示或批准的具体内容。 应写得明白、具体、恰当、切实、可行。

应坚持“一事一请”(或一文一请)的原则。3请示结束语: 常见的有:“以上请示(意见)妥否,请批示(指示)“以上请示(意见)当否,请指示”“特此请示,望批准”“以上请示(意见)如无不妥,请批准”“以上请示(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有关单位贯彻执行”等。

4、落款:党的机关的请示可在落款处署发文机关名称,并下置成文时间;行政机关的请示,如非联合行文,则不署发文机关名称,只标成文日期。 作业:一、根据材料写公文

x市市中区丰华食品厂1996年年初开始建厂,同年12月开始边建边生产,目前处于试产阶段。该厂要求给予免征工商的照顾。该厂在试产期间,由于电力不足,设备不完善等原因,以致19971月至10月先后停产5个月,1997年总产量1477吨,总成本xx万元,总销售量xxxx吨,销售总收入xx万元,

销售税金xx万元,亏损额为xx万元。经调查,以上情况属实。1、请以上述材料为主,代xx市市中区财政局写一份为丰华食品厂免税的请求性的公文。 2、代x市财政局写一份同意免税的答复性的公文。 3)代x区财政局写一份转发性的通知。

二、请指出下面这份公文存在的问题(列成条,不阐述) 份号005 x县政府公文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97c58a1f4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5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