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和黄帝的传说故事

2023-03-29 21:02: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炎帝和黄帝的传说故事》,欢迎阅读!
炎帝,黄帝,传说,故事

炎帝和黄帝的传说故事

传说在四千多年以前,中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居住着许多氏族部落,其中最著名的是黄帝部落、炎帝部落和蚩尤部落。

黄帝部落居住在中国西北部现今陕西省的地方,后来向东迁徙,最后定居在今河北涿鹿一带的山弯里,过着游牧生活。

炎帝部落在今陕西省渭河流域至黄河中游一带活动。

蚩尤部落又称为“九黎族”,居住在中国东部今山东、河南一带。 这三个部落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曾在今河北北部一带,发生过数次大的战争。



炎帝部落从渭河流域进入黄河中游以后,与蚩尤部落发生了长期的冲突。

炎帝被蚩尤打败以后,逃到了河北涿鹿,投靠黄帝部落。

后来,这两个部落联合起来,与蚩尤在涿鹿大战一场,蚩尤战败,被黄帝部落杀死,黄帝取得了胜利。

这就是史书上有名的“涿鹿之战”。

黄帝对蚩尤部落成员采取安抚政策,留在北方的蚩尤部落成员就加入了炎黄部落。

其他部落听说蚩尤已死,对黄帝佩服得五体投地,大家共同拥戴他为天子,黄帝就在涿鹿建都。

打败蚩尤以后,炎帝部落要争做霸主,与黄帝部落又发生了大冲突。

炎帝和黄帝这两个部落,在阪泉(今河北怀来一带)又大战一场,结果炎帝被打败,归服了黄帝部落。

后来,他们的后裔就从河北一带向南发展,进入黄河流域,定居中原,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共同繁衍,互相融合,共同组成了中国中原地区的远古居民,奠定了后来华夏族的历史基础。

扩展资料:


炎帝的贡献:

1、制耒耜,种五谷,奠定了农工基础。

耒耜的使用和种五谷,解决了民以食为天的大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人类由原始游牧生活向农耕文明转化创造了条件。

2、尝百草,开医药先河。

据《帝王世纪》载,神农“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夭伤人命”。 为尝百草,一日之间而遇七十毒。

炎帝炎帝在与大自然,与疾病作斗争中,为后世医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立市廛,首辟市场。

据《周易·系辞下》载“神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神农发明的以日中为市,以物易物的市场是我国货币,商业发展的起源和基石。

4、治麻为布,民着衣裳。

原始人本无衣裳,仅以树叶,兽皮遮身,神农教民麻桑为布帛后,人们才有了衣裳,这是人类由朦昧社会向文明社会迈出的重大一步。

黄帝的贡献:

1、黄帝在得到广成子的教化后,便在崆峒山上建观修道,参悟自然轮回、万物生长规律,并且常与精通医术的岐伯、精通中药炮制的雷公等大臣坐而论医,阐述病理,以“岐黄之术”教民疗治百病,最终成就了一部《黄帝内经》。



2、制陶方面,制造碗、碟、釜、甑、盘、盂、灶等。

冶炼方面,炼铜,制造铜鼎、刀、钱币、钲、铫、铜镜、钟、铳。 建筑方面,建造宫室、銮殿、庭、明堂、观、阁、城堡、楼、门、阶、蚕室、祠庙、玉房宫等。

3、黄帝在农业生产方面有许多创造发明,其中主要有实行田亩制。 黄帝以步丈亩,以防争端,将全国土地重新划分,划成“井”字,中间一块为“公亩”,归 *** 所有,四周八块为“私田”,由八家合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9bcd9fbb3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c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