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视角下的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浅析

2023-05-11 05:28: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学视角下的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浅析》,欢迎阅读!
浅析,社会学,人际关系,视角,当代

社会学视角下的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浅析

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生活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网中,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依存于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大学生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交往能力越来越成为其心目中衡量个人能力的重要标准。他们开始尝试独立的人际交往,并有意识地发展交际能力。可是,有很多的大学生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存在各种各样的交际问题。不良认知、情绪及人格等心理因素,都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而人际关系不好,又会进一步导致原有心理问题的加重或产生新的心理问题。培养良好的人际效能力,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

2013年复旦大学医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惨遭室友投毒,416日下午抢救无效在医院不幸去世。这起校园投毒案的发生再次让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上。对于正在学习、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但现在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紧张,宿舍关系不好引发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1995清华大学化学系女生朱令被用铊盐投毒;2004年,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害寝室4名同学;2011年,中南大学一男学生持刀将该校一女生杀死,随后自……综上几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并不乐观,不管是嫉妒,还是仇恨,去杀害自己的同学,这无疑是社会责任,是我们教育的失败。

为了使大学生能更好的处理人家关系,下面我们从社会学的几个角度来分析目前的大学生人际关系。首先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导致学生难以确立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竞争机制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大学扩招,并且提前进入社会,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代大学生身处东西方价值观并存互相冲突的复杂环境中,各种外来思潮的涌入,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其次,相关制度改革的不完善导致学生无法获得相对平等的教育权利,社会分层阻碍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社会分层的根源在于社会不平等、稀缺的普遍存在,使人们对社会性资源的占有不可能是均等的,而人们的社会地位总是存在不同的高低层次。社会分层作为最重要的社会不平等的表现方式,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存在状态。大学校园中的社会分层主要是指由于家庭、经济、文化等背景因素的介入使得大学生群体的生存状态与心理状态产生差异与分化的现象。我国的大学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转入大众教育作为大学的主体大学生源于中国社会不同阶层,他们的生活方式选择和生存状态差异是家庭阶层的直观影射。来自社会不同阶层的大学生在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将经历生活方式的转型乃至阶层的转换。原有家庭背景和经济状况的巨大差距,使得进入同一学校的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显示出不同的表现,大学生人际关系有了新的特点。还有,相关教育真空导致学生心理素质得不到充分发展。尽管社会的急剧变化确实冲击着大学生的精神家园,但内因才是事物变化的根源,有人说没有失败的学生只有失败的教育是颇有道理。大学生需要受到的教育并不只是知识教育,更重要的还有人格教育。目前来看,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仍是看重学生成绩是否优秀,能否发表论文,最后能否找到工作等,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还比较薄弱。

每个成长中的大学生,都希望自己生活在良好的人际关系气氛中,如何提高个人的人际魅力,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状态,这是每个大学生值得思考的问题。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在社会交往实践中学习,锻炼和提高。所以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遵从一定的原则,真诚待人。和身边的人相处,要正直、平等和诚信,营造互帮互学、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氛围。决不能搞拉帮结派,酒肉朋友,无原则、不健康的人际交往。在与人交往时,一方面要真诚待人,既不当面奉承人,也不在背后诽谤人,要做到肝胆相照,襟怀坦荡。另一方面,言必行,行必果,承诺事情要尽量做到,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拥戴,彼此建立深厚的友谊。同时要学会宽容、换位思考,在交往中注意互补互


助的交互原则。在与人相处时,应当严于律己,宽容待人,接受对方的差异。要善于从对方的角度认知对方的思想观念和处事方式,设身处地地体会对方的情感和发现对方处理问题的独特个性方式等,从而真正理解对方,找到最恰当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社会交往中,往往我们会发现不同气质、性格和能力的人能够相处配合的较好,而能力非常强的两个人倒并不一定配合相处得很好。对于真心接纳我们,喜欢我们的人,我们也要愿意接纳对方,愿意同他们交往并建立和维持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处理我们周边的人际关系,我们的生活更加的轻松快乐。

2.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不平衡感 1)社会现状

由于交往过程中带来的不平衡心理,一些农村的贫困学生较为敏感,自尊心强,性格内向,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被动,不敢与人交往和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因此,导致部分大学生在经济生活的巨大压力下出现自卑、自闭的现象,甚至萌生了退学的想法。而来自城市富裕家庭的学生,生活上并没经济压力,性格表现更为外向开朗,在人际交往方面较为主动积极。

2)原因分析

社会的不平衡性和多层次性。家庭的自然结构、家庭的人际关系、家庭的教育方式、家庭的抚养方式以及家长的素质等都对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过程中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有关研究表明,大学生的不少心理问题是与家庭生活的不良背景、早期不良家庭生活经历联系在一起的。贫困家庭的学生和富裕家庭的学生在交往中会形成两个明显不同的群体。其次,随着人际关系主体的扩大,大学生与不同的人的交往频率和深度有明显不同,形成更多不同层次的交际圈。在传统的寝室、班级、师生等交际圈之外,还有网友圈、老乡圈、兼职圈、合租圈等。在不同的交际圈中,交往主体间的认识了解程度、情感依赖程度和交际的稳定程度都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同。



5.大学生人际交往中性格的极端化 1)社会现象

马加爵杀人案:云南大学生马加爵在宿舍连杀四人。药家鑫杀人案: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将人撞到之后,不但没有将其第一时间送往医院,反而因害怕被害人看见其车牌号将其杀人灭口,致其当场死亡。杀人后,药家鑫驾车逃离现场,再度撞伤两名行人。诸如此类的大学生人际关系方面的恶性案件层出不穷。

2)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身处东西方价值观并存互相冲突的复杂环境中,各种外来思潮的涌入,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价值选择。文化心理学家霍兰威尔提出,在某些情况下,外来文化移入压力会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具有非常有害的影响。这是因为,当一种文化移入另一种文化时,由于文化刺激的泛滥,会造成价值体系的重新认知和整合,使人们难以依据自己已有的认知经验,合理而又准确地选择和认同一种社会价值观念系统,从而陷入无以参照、无以归附的境地,也容易产生心理失调,有时就容易产生无法控制的过激行为,这也就是众多大学生恶性案件不断频发的源头之一



(三)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强调对人和人的心理动机的研究,批判那种只从宏观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或抽象的社会角色上去研究社会的作法;在方法论上倡导个人是社会学研究的根本原则;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9c41e3bf3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2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