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塔》有感

2022-04-09 04:09: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道士塔》有感》,欢迎阅读!
士塔,有感

读完了《道士塔》,合上厚重的《文化苦旅》,让随着余秋雨在神州大陆上漂泊的心重新回到现实,可脑中的思绪却不断地被一个身影打断,那个“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的王道士,那个当时随处可见的中国农民,那个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瑰宝贱卖成几块银元的“卖国者”。他就像是一个符号,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里,令我不禁咀嚼,反刍这篇短文,让我的思路飘扬到大漠深处的道士塔。

王道士本是湖北麻城的农民,因为饥荒当了道士,辗转来到敦煌,成了莫高窟——这个佛教圣地——的主人。在他之前的百余年里,莫高窟早已被遗忘,被忽视,被掩盖了。王道士并不知道这处洞窟里藏着的奇珍异宝。余秋雨写到“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这儿空气干燥,一会儿石灰已经干透。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无知的王道士,将一幅幅奇珍异宝刷成了白墙,多少代画家新奇的汗水,涌动的才思在这短短几分钟里化为乌有。读到这里时,我的手是紧紧攥成拳的,我想大吼“停手!可是对谁喊呢?对王道士倾斜怒火是无用的,因为他太微小,太无知,也就太单薄,他的肩上怎么能担起这样的罪过呢?

可就是这样的王道士,发现了一个装满文物的洞窟,也就是未来的敦煌莫高——一个中华文明的承载,一个五千岁月的精华。王道士是不识字的,但是他明白“敬惜字纸”的道理。他驾着小车进了县城,把一些文物转交给了县官。县官是识字的,他主张把这些东西送进省城,但东西太多,运费不低,事情一拖再拖,只有王道士交上去的少量藏品在官场中流转,成为文人雅士的玩物。可是这时,千里迢迢而来的西人到了,他们是唯一看出这些藏品价值的人。余秋雨写到:“他们愿意吃苦,愿意冒着葬身沙漠的危险,甚至作好了被打、被杀的准备,朝这个刚刚打开的洞窟赶来。可是他们面对的却只有一个王道士,于是他们抛掉一切计划,用几句虚伪的童话和几块真实的白银换走了大量的经书。知道这一切的,只有茫茫的大漠和孤独的王道士。

读到这一段,我的情感沸腾了——我想要走到那大漠的中央,就像余秋雨先生写的那样,喊一声“住手!,将中国的文明重新带回中国。我无法想象中国文人呕心沥血的杰作,高高地陈列在西方博物馆的玻璃窗后。我无法想象敦煌在中国,敦煌文物却在千里之外;我无法想象那些无价的文物被换成了几块银元,收进了王道士的口袋。我想抛开不管送到北京的运费,不管一道道繁琐的检查,不管有多少舆论非议。可是又能如何?王道士不是没有这么做过,他也曾上报京城,一次次穿过大漠向政府宣布文物的价值。这不是王道士的罪,而是历史对中国的嘲讽。是因为中国的陈腐,无知,虚弱,才会让敦煌文物有家难归。诺大的一个中国,就真的没有地方可让敦煌文物安歇吗?清政府固然弱,但是总归是有钱安置这批文物的吧?但是继续想下去,就算留住了,它们能够度过军阀混战吗?更何况还有抗日战争,共内战,饥荒文革,批林批孔,知青下乡„„在动荡的国运中,这批不起眼的文物真的能够幸存吗?还是说将他们安全地储存在异国他乡反而是更好的归宿?

怀着这样的心情,当我看到最后一段时,心情顿时如释重负。当日本学者说出“不只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时,我仿佛看到这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慢慢愈合。在那一刻,敦煌文物在不在中国已经无所谓了。重要的是,中国有能力继承属于自己的文化了,我们不再只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荒蛮国度,而是世界文化殿堂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再见了,士塔!再见了,旧时代!让文明的光辉照耀中华民族,让王道士永远成为过去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a7c559702768e9950e7385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