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万重山漫想》教案

2022-12-13 23:08:0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过万重山漫想》教案》,欢迎阅读!
重山,教案

《过万重山漫想》教案

一、教学目的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准确领悟主体。

2、突破语言层面,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文章深蕴的文化魅力和思维深度。

3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懂得“过万重山”与“第一个”的联系,正确领悟“三峡”的真正涵义,进行生命美育熏陶,提升生命价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整体感知第一个,准确把握文章主题。

2、教学难点:思考由“第一个”到“无数个”探险者,由“现实——历史——未来”三个漫想空间是如何的。

三、教学步骤

(一)美文诗话导入

播出李白诗歌《早发白帝城》,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中一段话——在国外,曾有一个外国朋友问我:“中国最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一个,请只说一个。”这样的提问我遇到过许多次了,常常随口吐出的回答是“三峡!

(二)专题情境实践

1、作者是怎样描述三峡风景的? 2“漫想”是“不加拘束地想”“三峡”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能让作者产生绵绵的“漫想”呢?请同学们结合第二段中的关键语句来作回答。

3“漫想”又不能不受拘束,它得紧紧立足于眼前的景物。课文是怎样将眼前的实境与心中的漫想恰到好处的交织在一起的?大家能找出文中有关漫想的语句吗?

4“漫想”随着行程展开,作者首先想到的是——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是谁?既然是第一个,总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挑战者会遇到哪些困难?主旨讨论。

5、如果回到那个时代,如果大家就是旁观的、嘲笑的、反对的人,而我就是那位挑战者,请同学们作个情境模拟,想象一下你们对我会有什么样的言语举止呢?

6、挑战者前行的路上,他要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地形条件呢?你觉得文中哪些词语写得很精彩?

7、文中一再强调同一句话:“他不知道,也没有想”,你认为第一个挑战者到底又没有想过这些困难呢?请大家发表看法。

8、为了更好的体会挑战者当时的心情,谁愿意扮演挑战者作一番《登独木船宣言》? 9“只是想走出去,扩大生活的世界。”这是支撑挑战者的理想。于是“他用竹篙一点,船开动了”。这里用了“一点”,而不用“一撑”“一拨”“一划”等词语,对刻画人物的精神有什么帮助呢?

10、当勇士在我们面前时,我们除了崇敬和赞叹还能说什么呢?此时此刻,作者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时间和空间飞去”,让我们齐11自然段、男女轮读12自然段并思考他又想到了什么?

四、课堂小结、深化主旨

课堂小结:学生欣赏图片治疗“历史上的第一”,教师适当小结。“第一个”就是历史的创造者。在改革开放继续深入的今天,我们同样需要这种勇做“第一个”,敢为“天下先”的民族创新精神。“当年惊心今见惯,轻舟已过万重山”我们中华民族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和敢为天下先的创业热情,塑造着一个又一个民族的“脊梁”,他们如星星点灯,感动着我们,鼓舞着我们,也喜悦着我们。






六、板书设计

过万重山漫想 ——刘征

“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是谁?”

年代久远、工具简陋、地形复杂(物质条件)

认识有限、经验不足(个人素质)

敢为天下先(精神意志)

历史上无数个“第一” “喜悦” 千百年后许许多多的“第一个”……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a86458083d049649b66589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