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丽丝·门罗作品的互文性解读

2022-05-04 04:25: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艾丽丝·门罗作品的互文性解读》,欢迎阅读!
丽丝,门罗,解读,作品

艾丽丝·门罗作品的互文性解读

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是享誉世界文坛的加拿大女作家,1968年发表第一部小说集《快乐影子之舞》获加拿大总督文学奖,作了14部作品并多次获奖,20211010日成为第13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其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被誉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在世界范围内,对门罗的研究已经有不少成果。不少批评家聚焦于门罗作品的文本与文本性,关注如何解读文本潜在和缺失的语意,以及文本与历史文本和现实之间的关联。詹姆士·卡斯卡伦(James Carscallen追踪门罗短篇小说里人物、故事、情节和主题的神话原型。麦库姆斯McCombs用互文性分析方法,研究门罗的《好女人的爱》里传统圣经文学、经典童话故事甚至是哥特小说的痕迹。2021年在纽约出版的《艾丽丝·门罗:回忆、阐释、改编与比较》Alice Munro Reminiscence Interpretation Adaptation and Comparison)一书汇编了不同国家不同学者对于门罗作品的互文性特征的研究,呈现出门罗与历史文化、文本和其他作家作品的超时空的千丝万缕联系。 相对于世界文坛,国内学者对艾丽丝·门罗的学术性研究起步较晚,虽已取得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很薄弱,还有许多学术空白需要填补。2021年门罗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国内掀起了门罗热对于门罗研究的研究期刊层出不穷,但对其作品的互文性解读仍是少之又少。宋颖、张雨、董慧均用互文性研究,分别比较了门罗的作品《办公室》《逃离》等与其他名家名作,如伍尔夫《一个人的房间》、美国作家夏洛特的《黄墙纸》、莱辛的长篇小说《天黑前的夏天》,之间的互文性叙事策略,关注门罗与其他著名作家作品中关于女性主题、现代女性生存现状与困境和女性精神追求,探讨作品中关于女性追求个人空间和自身身份之间的矛盾,以及作家对于女性追求精神之旅和两性和谐的愿望。除此之外,范雨涛还用互文性理论阐释《熊从山那边来》


文本与电影对于艺术的不同阐释和电影改编艺术李金涛则把门罗作品与短篇小说大师欧·亨利进行比较,把文本主题、叙事风格、叙事手法”116等方面的相似性作为互文性研究考量的一个重要维度。陈芬在对门罗短篇小说的互文性综述中提到:国内的门罗研究因互文性阐释不够深透而存在诸多问题:选题不夠宽,对故事的复杂性、开放性理解不透,比较研究匮乏等。”168

互文性Intertexuality又称为文本间性互文本性是后现代和后结构主义批评标志性的术语。这一概念首先由法国符号学家、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吸收并创新了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提出:何一篇文本的写成都如同一幅语录彩图的拼成,任何一篇文本都吸收和转化了别的文本。”4中国学者李玉平在论著上把互文性的概念表述为:互文性是指文本与其他文本、文本与其身份、意义、主体以及社会历史之间的相互联系与转化之关系和过程。”5因此,互文性研究的关系不仅仅是文本之间的关系,还可扩展到文本以外的世界,甚至是现实世界及历史文化领域。 一、引经据典

门罗小说中随处可见直接引用、暗喻,甚至是其他艺术形式的典故。引经据典是最典型的互文性叙事手段。门罗文本中的引用涉及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五只小鸭》的儿歌、《圣经》中的唱祷词、对话中提到的其他文学文本,也有无法追寻出处的典故和画作等其他艺术形式。

《乞女》这一短篇小说名就是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a9153d6aa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3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