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两制的形成、发展和主要内容

2023-02-01 22:23: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一国两制的形成、发展和主要内容》,欢迎阅读!
一国两制,形成,主要,内容,发展

分析论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发展和主要内容

班级建工2 学号108311006 姓名冀星

内容提要:“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了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而诞生的,来在香港和澳门的成功实践。一国两制方针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关键。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是我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结果。一国两制方针不仅为香港、澳门回归开辟了正确的道路,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必将对台湾产生巨大的示范作用,将引导我们按一国两制原则解决台湾问题。 关键字: 一国两制 和平统一 团结协作 共同奋斗

一、“一国两制”的形成

所谓“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按照官方的说法,是“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在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下,允许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也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国家的繁荣昌盛是实行“一国两制”的基础。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声望日益提高,这为祖国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为什么要用"一国两制"来解决台湾问题呢?这首先是因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台湾和中国大陆目前虽然处于分离和敌对状态,但台湾和中国大陆的统一必须是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之下。其次,台湾和中国大陆长期分离,台湾同胞对大陆的政治经济制度缺乏了解,他们也已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生活方式。因此,"一国两制"是为了尊重台湾的现状,以台湾可以接受的方式解决统一问题。

中国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来解决台湾问题,对台湾是十分有利的。统一后,台湾可以更好地依托大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会更快,稳定和繁荣也将有可靠的保证。因此,这一政策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的理解与支持。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形成。早在五十年代,中国政府就曾设想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一九五五年五月,周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即提出:中国人民解决台湾问题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一九五六年四月,毛泽东主席又提出:“和为贵”、“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等政策主张。但由于某些外国势力的干预等原因,这些主张未能付诸实践。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中美建立外交关系,现了关系正常化;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与此同时,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港澳同胞以及海外侨胞、华人,都殷切期望两岸携手合作,共同振兴中华。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政府出于对整个国家民族利益与前途的考虑,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实事求是、照顾各方利益的原则,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二“一国两制”发展

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告了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呼吁两岸就结束军事对峙状态进行商谈。表示在实现国家统一时,一定“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


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

一九八一年九月三十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谈话,一步阐明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表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建议由两岸执政的国共两党举行对等谈判。

一九八二年一月十一日,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就叶剑英的上述谈话指出: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在国家实现统一的大前提下,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一九八三年六月二十六日,邓小平进一步发挥了关于实现台湾与大陆和平统一的构想,指出,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他还就两岸统一和设置台湾特别行政区问题,阐明了中国政府的政策。

一九九二年十月十二日,江总书记指出:“我们坚定不移地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积极促进祖国统一。”“我们再次重申,中国共产党愿意同中国国民党尽早接触,以便创造条件,就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逐步实现和平统一进行谈判。在商谈中,可以吸收两岸其他政党、团体和各界有代表性的人士参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历史遗留的台湾、香港、澳门等领土问题,大胆地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1981年国庆前夕,叶剑英委员长提出了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198422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说:“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香港问题也是这样,一个中国,两种制度。”后来邓小平及党的其他领导人多次对“一国两制”作了类似的解释。党和国家职能部门依据这一构想,对台湾、香港、澳门分别制定“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港人治港”、“一国两制,澳人治澳”等具体的方针、政策,顺利地实现了香港1997年、澳门1999年回归祖国的工作,并对台湾的和平统一工作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国两制”的主要内容

一个国家,就是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香港、澳门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有一个国际法主体。承认只有也只能有一个中国,而不能有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是由国家主权的不可分性和中华民族的统一性决定的,体现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它是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核心,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

两种制度即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两制并存,就是中国的主体(中国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不存在大陆的社会主义吃掉台湾、香港、澳门的资本主义问题,也不存在台湾、香港、澳门的资本主义吃掉大陆的社会主义的问题;两种制度长期并存,和平共处,互相竞赛,互相支持,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振兴做贡献。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途径,也是统一后中国国家体制的重要特色。

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体系,基本内容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两制并存。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a99808502d276a200292ea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