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读后感

2022-07-13 09:40: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童年读后感》,欢迎阅读!
读后感,童年

读《童年》有感

七(三) 姚雨馨

闻名世界的演说家海伦〃凯特,从小就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但他凭借自强不息的精神刻苦努力的学习,最终成为世界人民的楷模;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本身只有小学五年级的文化,而且双目也失明,只有几年的寿命,但是他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中每天写作,最终完成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不不朽的名作;著成《史记》的司马迁,大文学家宋濂,《报任安书》中:“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著《春秋》”……逆境造就了不少人才。

著名作家高尔基的名作《童年》就是写自己幼时的故事,他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带着这样一个问题,我翻开了书。

他的童年过得也很美好快乐吧!一开始的想法在翻开书不久就破碎了,他的童年并不美好,反而是黑暗的。他从小就失去了父亲,随母亲去投奔了外祖父,外祖父开了一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衰败,外祖父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小小的他非但没得到他这个年龄该得的关爱和呵护,反而经常遭到外祖父的毒打。外祖父不但经常打骂外祖母和孩子们,还非常狠心地剥削工人,暗地里放高利贷,甚至怂恿帮工去偷东西,两个舅舅也是粗野、自私,整日为了争夺家产而争吵,有时还大打出手。就像文中所说:“外祖父家里,弥漫着人与人之间灼热的仇恨,大人都中了仇恨的毒,连小孩也热烈地参加一份”。面对生活的沉重,小阿廖沙过早的遭受毒打,饱受惊吓。为了生存,阿廖沙走遍大街小巷捡牛骨、碎布、钉子挣钱,和唯一信奉圣母、亲近自己的外祖母相依为命。 如果换我来面对这些苦难,我真不知会不会被打垮 ?平时,连家务都很少做的我,能像阿廖沙那样,每逢假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捡破烂来维持他与外祖母两人的经济吗?我深深地惭愧着,也开始为阿廖沙担心和难过,毕竟他只是个孩子,这样的生活,或许他会学坏,或许他会污染成外祖父那样的人…… 船行在夜间,都需要指点的灯塔,而外祖母之于阿廖沙,便是这样的存在。外祖母慈祥和蔼、勤劳又能干,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了理想和阳光。她常常给小阿廖沙讲歌颂光明、可怜穷人、坚持


正义的民间故事,来激励陷入消沉之中的他,同时还教育他要在生活中坚强,要坚持真理。她就如一盏明灯,在阿廖沙寂寞时陪伴他,在阿廖沙开心时与他一起分享,他照亮了阿廖沙那敏感而孤独的心,让他快乐起来,站起来,走到阳光中去。他挣扎着,在那个邪恶的社会中保持着善良,正是那份真与善,让他结识了更多朋友:真实、自然,鼓励阿廖沙学习写字、记录外婆故事的“好事儿”;朴实向上、积极乐观,最后因不堪十字架的重压亡命的小学徒伊万;正直老实、像个善心巫师的格里戈里师傅。正是他们,给予了他在阴暗中寻找光明的烛火。

小阿廖沙感到庆幸,我也由衷地替他感到欣慰。虽然他成长在铅一般沉重的环境中,但那份先天的纯洁与善良,孩子的天真烂漫,毕竟打动了很多人的良心,毕竟还有慈祥善良的外祖母,还有那些关心他,鼓励他、帮助他的朋友们,使他在黑暗残酷的环境中仍保持着自信和乐观,并成长为一个勇敢、自信、坚强、正直,充满爱心的人,最终成为享誉全世界的的伟大作家。

我们的童年是像刚成熟的浆果一般可爱的,都拿出了最绚丽的色彩描绘。我们幸福快乐,像家人身边的小鸟一般自由自在,有那么多关爱和呵护,风吹时有人为我们披上一件暖暖的外套,日晒时有人为我们递来遮阳的伞,我们是家人的掌上明珠,捧在手中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而那些在特殊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伟大人物,他们在童年起就经历的苦难、坚强,勤劳与勇敢,成就了他们的那份高贵与不一般的人格。所以才有了高尔基,所以才有了《童年》这样伟大的作品。

“对所有人都要直对着他的眼睛看;哪怕是条狗向你扑过来,你也用正眼看着它,它见你这样,就往后退了”。这是格里戈里师傅的话,也是《童年》里我最喜欢的话语之一,朴素却又坚定;简单却又深沉。他激励着我追求高尚、正直的生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ab5f46048d7c1c708a145d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