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荣心是什么意思

2023-02-28 07:07: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虚荣心是什么意思》,欢迎阅读!
虚荣心,意思,什么

虚荣心是什么意思

虚荣心是什么意思不要用虚荣心绑架了价值观 不要用虚荣心绑架了价值观

在教研网群内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最励志父母被嘲讽,孩子却用考上名校回击看哭了说的是一名高中生春节期间,他的小叔知道他的成绩后,开玩笑对他父母说:老梁,看来你家博文成绩很稳定啊,有潜力,哈哈,受不了父母被嘲讽的他冲着那群长辈咬牙切齿地说:6个月后,我肯定能考上一本走着瞧 这走着瞧的路并不是一帆风顺,虽他加倍努力,床上摆的是书,醒了就趴在桌子上做题,成绩依然没有得到提升。后来他参加了学霸君11辅导,半年内的时间,从412分到636分,被北京名校录取。于是,这名学生就被网友亲切地称赞为最牛的励志哥

看了这段文字,我第一反应是学霸君11辅导商业广告,是浮躁教育的伴生物。从暑假各校疯抢优质生源大战看,校长们嘴上虽说的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际上是自己的脑子在打小算盘,什么打造学校文化特色,创设品牌,经营学校,提升形象,扩大影响一个口号比一个口号响亮,似乎这样一招鲜的口号已经成了流行文化,事实上已经把学校引领成办局长满意的教育和新闻媒体关注的教育因而我今天抛开商业广告的欺骗性不谈,直指我们文化的劣根性虚荣心来说两句。 虚荣心是偏正词组,偏的是虚荣二字,虚荣是虚假的荣誉,是靠捧抬而树立起来的名声,因此它是不真实的,或者是以不正当的手段攫取的功名。追求这种虚假功名的心态,就是虚荣心。

生活中,我们大家都非常爱面子,结果都好虚荣和有攀比心理。有一句俗话死爱面子活受罪,就是这种文化劣根性的集中反映。从心理学上说,爱面子好虚荣的思想和行为,是一种预期性的焦虑,是一种病态心理,是把不真实的或者虚幻的目标当作理想的追求。

学生参加了学霸君11辅导,半年内的时间,412分到636分,被北京名校录取,抓住了人们爱面子好虚荣和有攀比心理的软肋。退一步说,我们中国教育,虚荣心的表现比比皆是,可以说渗透到教育的一切领域。

诸如各省市县都在教师队伍中搞骨干教师名师拔尖人才推荐。我是草民,这类活动评比,我反对不了,也不能反对,问题是我们生活中的人如何对待我们

1




评选出来的名师。被虚荣心绑架了的价值观难以实事求是,也就很难客观公正地去评价名师了。于永正老师说,越是好教师,越觉得与自己身份不相符。事实上也就是说,优秀教师也觉得很难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优秀。实事求是才能客观公正,它是与虚荣心的分水岭。由于大家都有虚荣心,就不能实事求是了,工作与生活中也就接受不了批评,更不可能会去自我批评。

教育不求真,就很容易导致虚假现象重生。君不见,只要领导认可某一件事,大家一窝蜂跟上,恶性循环地出现盲目攀比。众所周知,有些人高分低能已经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现象,但在我国基础教育中,由于相互攀比,仍然把追求高分作为目标,凡是考满分或前三甲者,总是备受表扬。

杭州天长小学班主任周武通过10年跟踪调查,得出了前十名现象的规律:凡是考前三名者,在日后的学习与事业中,都没有突出的成就,反而十名左右的学生,在日后的学业和事业中都有突出的贡献。尽管这一案例的结论可能偏激,但它至少说明考高分或是名列前茅有满足虚荣心的需要,于己于国都没有实际意义,人生的价值观也就变调了。

有人说中国的教育已经死了,死就死在被虚荣心和功利文化绑架了。只有发扬实事求是,坚持求实求真的教育理念,杜绝一切虚荣心和极端功利的思想文化,秉持板凳一坐十年冷的治学精神,才能追求永恒的真理。因而我提出,教育不要再被虚荣心绑架了价值观。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adb842563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e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