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早拜年的年轻人:会来事与学历高哪个更管用?年节红包为何屡禁.

2022-08-22 19:52: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早拜年的年轻人:会来事与学历高哪个更管用?年节红包为何屡禁.》,欢迎阅读!
年节,大早,管用,红包,拜年

大早拜年的年轻人:会来事与学历高哪个更管用?\\年节红包为何屡禁不止?看贪官叶树养的“感悟”

大早拜年的年轻人:会来事与学历高哪个更管用?

大早拜年的年轻人:会来事与学历高哪个更管用?

初一大早,我还未起床,小沈就敲门进来拜年!算起来,今年应该是他调省城后回老家登门为我拜的第十次年!

小沈生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才。同往常一样,今年来仍然是面带微笑,双手相拱,恭敬有礼,连说:“给领导拜年了!祝新年快乐!……”眼前小沈的举止言谈,让人一看就喜欢,觉得这真是一位成熟、知礼、懂事的好青年! 每次小沈来拜年,高兴之余,总让我生发许多感慨。

小沈老家就在市区(县城)街道。十一年前,小沈刚刚从中专师范毕业,却被分配到本市北部最偏远的山村小学任教。学校离公路还有几十里,周末休息从山里走出来搭车回趟家,路上差不多得耽误大半天时间。环境条件很差,不过对年青人而言也算是一种人生磨练!

这一年,市电视台招考节目主持人,急欲改变命运的小沈自然要积极报名应试。

县级电视台主持人要求并不高,但也要有几个基本条件:形象好为第一,其次是普通话标准,再就是说话得体,反映要快。至于学历、学问、水平、才能等,并非必须层次很高。何况,县市级也很难觅到高层次的人才。 几轮考试下来,确定了四个候选人,其中就有小沈。评委这样评价他:形象较好,普通话还行,就是文化基础较低,笔试成绩刚及格。我拿不准,请上级领导决断。领导最后选了两位,小沈被录取。

经过三个月的上岗实习,觉得小沈作专业主持人还是不够合适,但他能吃苦,腿脚勤快,说话暖人,很“会来事儿”,人际交往不错。便让他干记者,搞新闻采访工作。

有次省里来了一位厅长到本市山区调研森林保护工作,电视台便安排小沈去全程采访。厅长调研三天,小沈跟了三天。采访结束,小沈回来后向我汇报,说厅长想调他到省里去,他不敢去,让我拿个主意。我感到很惊奇!对他说:“打哪儿去找这样的好事啊!只看是不是逗你玩的?”

后来听林业局的一位局长告诉我,厅长硬是看中了小沈,真的要调他去。小沈这几天表现太好了,一路上,他自己肩扛摄像机,还总主动扶着厅长爬山越岭;到了住地又当起了服务员,跑前跑后,端茶送水,问寒问暖,话语甘甜,把厅长服侍得眉开眼笑,觉得年轻人能做得这样好不简单!恰巧省厅要成立电教室,就这样决定要他了!

果然,厅长走后不到一周,省厅就来了两位处长,一位是人事处长,一位是宣传处长,专门考察小沈的工作调动问题。两位处长考察回去后半个月,省厅即来了正式通知,让小沈去省厅报到上班。

小沈在省厅工作两年后,又很顺利地解决了公务员身份问题;五年后,又买到省厅为干部们建的低价商品房;去年听说他还提拔为科长。一个贫


寒的师范中专生,就这样“天降好运”进入了省政府部门,成为一名令现今重点大学研究生都难以企及的省政府公务员!

小沈的机遇看起来颇具偶然性,细想也是必然!他具备此种素质,好运终久会垂青于他!在职场或在官场,有时“会来事”就是比学历高、专业优秀要强!这是现实,你不得不服!假如小沈他怕吃苦、只图自己舒坦;假如他不“会来事”,只能机械地干着份内事…… 即便他的专业再优秀, 厅长会给他机遇么?显然是不可能的!从“管用”的角度看,小沈的经历对眼下年轻人就业与发展不也是一种启示么?

年节红包为何屡禁不止?看贪官叶树养的“感悟”

转眼临近大年,按惯例又到了各类“红包”泛滥的季节!

新华网110日发表题为《不归之路 :广东韶关原公安局长叶树养贪腐案追踪》一文。新华网记者独家专访了广东省检察院反贪局办案人员,对叶树养案的查处情况进行了详细披露。纵观叶树养二十年的贪腐过程,颇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叶树养案当称是被“红包”击中的腐败标本。在叶树养敛取的3400万(其中1600万为巨财来历不明)不法财富中,有绝大部分就是手下单位和个人奉送的“红包”礼金。 关于收取“红包”敛财,叶树养有着相当精深地研究和实践: 叶树养平时替人“办事”并不马上受贿,而是逢年过节收“礼物”,“时空转换”之后,贪腐痕迹淡化。如此受贿量大也难以发觉,即便遭到查处,年节“红包”的罪名比较轻,充其量巨额财产来历不明。 逢年过节之际,叶树养家门前便是车水马龙,送礼送钱的人络绎不绝。叶树养向检察机关交代:“每天谁来过,我都记不得了,来人把‘红包’一放就走了。有的塞到枕头底下,也有的放到花盆里,正常情况下,一个年节要收一二百万元。”1.10新华网)

一个年节要收一二百万!二十个年节就是三四千万!叶树养计划到退休的“宏伟目标”是 “留下2000万给儿子、2000万给女儿女婿、2000万给自己安度晚年”!不动声色即可敛取如此巨大的不义之财!叶树养多年腐败炼成了“精”,所作所为真让人长见识!

难怪“红包”问题多年来屡禁不止泛滥成灾,呈现出异常顽强的生命力!从叶树养案例中我们终于可以略悟到些许奥秘。

贪官的需求是“红包”生存发展的基础。眼看反腐风声日紧,一次受贿或一笔贪污几十万、几百万,除极少数嗜钱如命的狂贪敢为之外,恐怕大多数官员还有些怯胆!再者因大笔贪贿而将个人身家性命绑在一两个行贿人或分赃同伙身上,风险巨大也确让人后怕。只有年节“红包”敛财是贪官的最好选择。在一派礼尚往来的喜庆气氛中,贪官收钱淡化了“腐败”的感觉,收得心安理得!年年岁岁有“臣民”朝贡,于恭维声中“笑纳收礼”,经年累月积土成山,既满足了官员“众星捧月”般的尊贵感,又能轻松体面得到巨额钱财,如此绝好的生财之道,贪官们谁不心向往之?

年节“红包”交易的隐蔽性成权钱变现的安全港湾。年节“红包”的最大特点是分散广泛安全,且单笔礼金一般数额不大,送礼者自然,收礼者坦然,双方都没有风险,送者敢送,收者敢收!“红包”的又一特点是在人情掩盖下的动作,年节人情礼义,自古至今风气使然。官员的权力寻租、权钱交易,在这种人情礼义的掩护下进行,常人很难发现,纪检部门更不容易查证。


叶树养深谙其中奥妙,以收受“红包”为目的,将手中权力寻租发挥到极致,波澜不惊地炼成了巨贪!倘若不是最后利令智昏,单笔收受巨款800万而精心运作保释毒贩事发,叶局长说不定还在“惩防腐败体系建设考核工作组组长”任上领导反腐工作呢!

查处“红包”乏力让贪官胆大妄为。多年来,有关部门三令五申不准领导干部利用年节收受礼金“红包”,要求一直很严厉,但真正就收受“红包”问题而查处官员则鲜见。个中原因可能一是难查,二是普遍,法不责众。即如叶树养“研究”的心得体会:如此受贿(红包)量大也难以发觉,即便遭到查处,年节“红包”的罪名比较轻,充其量巨额财产来历不明。正因为有关部门查处“红包”问题乏力,客观上助长了为数不少的官员年节收受“红包”的无所顾忌,以至“红包”问题年年治而无效,“红包”之祸无空不入泛滥成灾,现今情形让人大有无可奈何之感觉!

“红包”之祸也并非无药可治。笔者以为最根本的还是一个决心问题。有关部门只要下定决心,真抓实治,就没有煞不住的歪风,灭不了的邪气!

该是下辣手整治“红包”的时候了!叶树养案件应引为深刻教训!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adcc4d1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4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